城镇定居、户籍价值与农民工积分落户——基于中山市积分落户入围人员的调查
本文关键词:城镇定居、户籍价值与农民工积分落户——基于中山市积分落户入围人员的调查
【摘要】:基于中山市积分落户入围人员的调查发现,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中的精英;农民工申请落户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享受城镇户口的权利待遇;近六成的人已经办理落户手续,但也有两成的人仍在犹豫或者明确表示放弃落户资格。城镇定居和户籍价值是影响积分落户入围农民工城镇落户的重要因素。在新型城镇化改革中,必须对城镇和农村两个系统的户籍制度同时进行改革,剥离农业户口背后的各项权利待遇,以推进农民工城镇化的进程。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长江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农民工 积分落户 城镇定居 户籍 权利待遇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土地流转后农村家庭的社会风险与保障机制研究”(编号:14CSH02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农民工乡城迁移行动研究”(编号:2662015QD015)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积分落户”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42;F323.6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乡城迁移逐渐从少数农民的个别行动变成现今大多数农民生命历程中的常态选择。从形式上看,三十余年的乡城迁移以暂时迁移为主、永久迁移为辅。近年来,广东、上海等地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改革,实施流动人口积分落户制度,为农民工乡城永久迁移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雪琳;赵冬杰;;珠三角地区外来流动人口积分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2 李育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的“积分制”探索——基于广东、上海的比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 陈景云;刘志光;;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的效果分析——以深圳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13年06期
4 李飞;杜云素;;“弃地”进城到“带地”进城:农民城镇化的思考[J];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06期
5 丁凯;;为什么指标用不完?——中山市流动人口积分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李强;;论农民和农民工的主动市民化与被动市民化[J];河北学刊;2013年04期
7 贾淑军;;城镇化中农户移居与农民工转户意愿研究——以河北唐山为个案[J];经济管理;2012年11期
8 谢云;曾江辉;夏春萍;;农民工落户城镇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以湖北为例[J];调研世界;2012年09期
9 黄岩;;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模式的功能与效果分析——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J];岭南学刊;2012年04期
10 胡陈冲;朱宇;林李月;王婉玲;;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一项在福建省的问卷调查[J];人口与发展;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云素;;浅析农民市民化——基于已有文献的述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19期
2 林李月;朱宇;;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J];地理学报;2016年10期
3 赵雯雯;韩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移居城镇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新疆昌吉州为例[J];山东农业科学;2016年08期
4 晏月平;廖爱娣;;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5 李飞;杜云素;;城镇定居、户籍价值与农民工积分落户——基于中山市积分落户入围人员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08期
6 李博;左停;;从“去农”向“融农”:包容性城镇化的实践探析与路径选择——以京津冀区域A镇的城镇化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08期
7 易信;;谨防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拉大[J];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08期
8 陈蕾;师昭慧;李凤琴;;社会分层视角下农村居民城镇化意愿及其原因分析——以皖南地区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6年07期
9 李勇;朱浩;;社会事业积分评价制度的探索[J];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07期
10 王有正;张京祥;杜若菲;陈浩;;半城镇化人群落户中小城镇的意愿及影响机制分析——以成都市近郊为实证[J];干旱区地理;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太元;;户籍改革:分层施策,有序推进[J];时事报告;2013年08期
2 郭晓鸣;张克俊;;让农民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07期
3 张占斌;;李克强总理城镇化思路解析[J];人民论坛;2013年19期
4 李强;;论农民和农民工的主动市民化与被动市民化[J];河北学刊;2013年04期
5 郑真真;杨舸;;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J];人民论坛;2013年11期
6 迟福林;;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的公平可持续发展——未来10年的中国[J];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01期
7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年01期
8 张占斌;;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城镇化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01期
9 汪海波;;我国现阶段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及其重大意义[J];经济学动态;2012年09期
10 黄岩;;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模式的功能与效果分析——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J];岭南学刊;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762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6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