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治理视角下云南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中心治理视角下云南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研究
【摘要】: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汇集的民族省份,其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民族宗教情况使其在维护边疆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服务国家大局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近十多年来,云南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数量上升、频次增多的趋势。地方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通行采取的“被动维稳-应急处置”模式的弊病逐渐显露。同时,政府在治理过程中无法消除的自利行为和资源错配让维稳成本不断增加,政府维稳投入边际效应递减,难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当前党和政府提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大背景下,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需要政府、组织、市场和公民等多种主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科学的研究,不断探索有效治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办法和措施,共同承担构建长久和谐稳定社会的责任。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治理需要科学总结经验和教训,运用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的思路,调整目前单一主体治理模式,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模式。通过多元主体协作治理,从源头上化解涉群矛盾,辅以多种综合手段,将事件治理过程规范化、法治化,引导群体走制度化维权的道路,用法律保护群体合法表达意见的权力,减少群体非理性行为对社会正常秩序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破解当前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寻找一条标本兼治的路径,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易发频发问题,达到“善治”的效果。本文绪论部分对选题背景和意义做了介绍,第一章对本文研究的内容进行明确和界定,并对相关理论概念进行梳理。第二章阐述云南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包括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历史简介,特点和诱发因素。第三章总结当前政府处置事件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薄弱环节。第四章以多中心治理视角,简要构建以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并从法制机制建设、治理的重要环节、提高治理主体公共服务能力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 群体性事件 多中心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1.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9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9-11
- (一)选题背景9-10
- (二)选题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1-17
- (一)国外研究综述11-14
- (二)国内研究现状14-17
- 三、研究方法17
- 四、创新点和不足17-19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19-28
- 第一节 概念界定19-23
- 一、群体和群体性事件19-20
- 二、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20-23
- 第二节 理论基础23-28
- 一、治理理论23-24
- 二、多中心理论24-26
- 三、公共危机理论26-28
- 第二章 云南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现状28-43
- 第一节 云南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概述28-31
- 第二节 云南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特点31-33
- 第三节 云南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33-36
- 一、经济利益因素33-34
- 二、民生因素34-35
- 三、民族宗教因素35-36
- 四、群体心理因素36
- 第四节 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36-43
- 一、社会矛盾体量巨大,主体多元复杂36-38
- 二、利益诉求渠道狭窄,协商解决平台欠缺38-39
- 三、基层控制能力不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下降39-43
- 第三章 云南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治理分析43-52
- 第一节 云南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处置经验43-46
- 一、党委政府领导靠前处置43
- 二、建立涉群矛盾排查研判化解机制43-45
- 三、完善应急处置机制45-46
- 第二节 事件处置中的薄弱环节46-47
- 一、协调机制不健全46
- 二、应变能力不强46
- 三、舆论引导控制力偏弱46-47
- 第三节 多中心视角分析目前治理存在的问题47-52
- 一、单中心治理导致权力集中47-48
- 二、法制机制不健全48-49
- 三、缺少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49-51
- 四、信息公开不足51-52
- 第四章 多中心治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对策52-73
- 第一节 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52-59
- 一、多元参与治理模式的构建52-54
- 二、多元治理主体的培育54-56
- 三、多元主体治理功能的发挥56-59
- 第二节 完善法制机制建设59-62
- 一、强化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理59-60
- 二、加强民族地区法制建设60-61
- 三、构建预防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长效机制61-62
- 第三节 抓住关键环节,提高全过程治理能力62-68
- 一、事前预防62-64
- 二、事中处理64-67
- 三、事后恢复67-68
- 第四节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彰扬社会公共价值68-73
- 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69-70
- 二、破除利益局限,,营造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70
- 三、重视社会保障、努力改善民生70-71
- 四、落实国家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71-72
- 五、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心理关怀和辅导72-73
- 结语73-74
- 参考文献74-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民安;慎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年04期
2 刘忠良;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年09期
3 王昭耀;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9期
4 齐岩兴,方芳;浙江省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对策[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5 戴纲;“新化西河群体性事件”个案分析及反思[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周忠伟,叶松;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7 龙庆相;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8 宋昭君,曹扎根,李颖忠;强化信息收集 切实把握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权[J];公安研究;2000年05期
9 周忠伟;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10 王大明;正确处理和预防群体性事件[J];求是;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乃龙;;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陈海泉;;浅谈海警部队如何正确处置海上群体性事件[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3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董v
本文编号:776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7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