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环境正义视角下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0:35

  本文关键词:环境正义视角下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正义 环境权 信息公开 公民参与


【摘要】:近年来各地的反对PX项目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公众对这类具有一定环境风险性的项目抱有邻避情绪,反对在自家附近建设此类项目。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舆论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得社会公众对PX的认知夸大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对立的,只要在环境正义的范围下进行经济发展,经济和环境就能和谐共处。文章对环境正义、邻避型群体性事件进行定义阐释。对环境正义理论进行阐述,概括说明环境正义的内容、类型及其基本原则。紧接着对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三起反PX事件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总结我国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之后,文章重点运用环境正义理论对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展开原因分析,发现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在承认正义、程序正义、分配正义这三方面存在问题。此外,描述国外PX项目发展的现状,总结其经验。最后针对我国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修改和完善相关环境法律,确认公民环境权,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公民参与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最终实现有效治理。
【关键词】:环境正义 环境权 信息公开 公民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1.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7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7-8
  • 1.2 研究意义8
  • 1.2.1 理论意义8
  • 1.2.2 实践意义8
  • 1.3 文献综述8-15
  • 1.3.1 环境正义相关研究8-11
  • 1.3.2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相关研究11-15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5-16
  • 1.4.1 研究思路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1.5 创新与不足16-17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7-25
  • 2.1 相关概念17-18
  • 2.1.1 环境正义17
  • 2.1.2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17-18
  • 2.2 理论基础18-25
  • 2.2.1 环境正义的内容19-21
  • 2.2.2 环境正义的类型21-22
  • 2.2.3 环境正义的基本原则22-25
  • 第3章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25-33
  • 3.1 厦门PX项目事件分析26-28
  • 3.1.1 政协会议提案、民众反对26-27
  • 3.1.2 项目缓建和区域环评27
  • 3.1.3 公众参与27-28
  • 3.2 宁波镇海反PX事件分析28-30
  • 3.2.1 村民集体上访28-29
  • 3.2.2 公众反对PX项目和网络热议29-30
  • 3.3 广东茂名PX事件分析30-33
  • 第4章 环境不正义: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33-41
  • 4.1 环境权保护不力与承认不正义34-36
  • 4.2 制度供给不足与程序不正义36-38
  • 4.3 相对剥夺与分配不正义38-41
  • 第5章 国外PX项目发展现状及经验41-44
  • 5.1 国外PX项目的现状介绍41
  • 5.2 国外PX项目的发展经验41-44
  • 5.2.1 信息公开透明,民意表达顺畅41-42
  • 5.2.2 环境风险管控制度成熟,违规惩戒严格42
  • 5.2.3 对PX认知高,环保教育成熟42-44
  • 第6章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机制44-50
  • 6.1 确认公民基本环境权,实现承认正义44-45
  • 6.2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程序正义45-47
  • 6.3 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实现分配正义47-48
  • 6.4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48-50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50-51
  • 7.1 结论50
  • 7.2 展望50-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民安;慎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年04期

2 刘忠良;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年09期

3 王昭耀;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9期

4 齐岩兴,方芳;浙江省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对策[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5 戴纲;“新化西河群体性事件”个案分析及反思[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周忠伟,叶松;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7 龙庆相;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8 宋昭君,曹扎根,李颖忠;强化信息收集 切实把握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权[J];公安研究;2000年05期

9 周忠伟;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10 王大明;正确处理和预防群体性事件[J];求是;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乃龙;;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陈海泉;;浅谈海警部队如何正确处置海上群体性事件[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3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董v,

本文编号:781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81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c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