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测时空定位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犯罪预测时空定位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犯罪预测 时空定位 可能性系数 数学模型 计算机软件
【摘要】:任何犯罪都离不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通过历史数据发掘,可以获得对犯罪预测具有历史惯性意义的时间可能性系数和空间可能性系数。历史是既定的客观,而现实则变动不居,未来更是充满诸多新的和不确定的变量,所以单凭纯客观历史数据外推出来的线性结果,尚不足以形成可靠的预测。设立主观修正系数,将现实生活中随机、动态的变量纳入预测系统之中并与之拟合,便可以得到我们期望的预测犯罪行为发生概率的可能性系数。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所有时间节点和空间坐标中的犯罪可能性系数,在网格化的电子地图中一一显示,便形成犯罪预测时空定位信息管理系统。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北京市公安局怀柔分局;
【关键词】: 犯罪预测 时空定位 可能性系数 数学模型 计算机软件
【分类号】:D917.6
【正文快照】: 犯罪预测学是犯罪学的分支,犯罪学又是刑法学的分支,犯罪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分出独立的犯罪预测学。虽然犯罪预测对于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众所周知,但是由于我国对于犯罪预测的研究起步晚,底子薄,与社会需求相比显得相当滞后[1]。有学者对近年来“中国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军;;我国犯罪预测及其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对“中国知网”的内容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陈岳;我国犯罪预测的现状和设想[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屈茂辉;郝士铭;;基于ARMA模型的我国财产类犯罪人数预测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敏;毒品犯罪在首都发展蔓延给我们的启示——兼论毒品犯罪发展趋势的预测[J];公安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2 王仲伸;;未来五年崇文区犯罪增长趋势预测和行动对策[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景磷;;浅谈看守所最优羁押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J];广东公安科技;2006年02期
2 王仲园;对加强犯罪预测工作的若干思考[J];政法论坛;1991年06期
3 李其富;最优组合预测方法及其在犯罪预测中的应用[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4 梁晓军,高展;“十五”期间犯罪预测与侦查工作机制创新[J];公安研究;2001年07期
5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未来二十年辽宁流动人口犯罪的发展变化预测[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韦立华,朱德林;犯罪预测动态回归分析方法[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刘绍含;回归分析在犯罪预测中的应用[J];河北法学;1987年02期
8 刘小娟,高连生;灰色系统理论在犯罪动态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祁洪汉,彭云军;加入WTO后经侦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公安研究;2001年03期
10 王育慷,肖祥云;物理数学原理与职务犯罪预测理论模式构建初探[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连智;于佛红;刘建新;胡继光;;家兔死亡时间推断的实验研究[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2 糜琳娜;;浅析犯罪对策的含义——兼议“严打”的政策与实践[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马建忠;曲直;贾静涛;季少岩;王琦;;关于用直肠温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的理论与方法研究[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4 戚春霞;;暴力和犯罪预测[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成祥;曾金文;;利用自制死亡时间测定仪测定死亡时间的研究(摘要)[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6 张志威;杜采凤;陈晓刚;刘陇黔;易旭夫;邓振华;;建立PRVEP空间频率与视敏度间的数学模型[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王连智;吕晋吉;胡继光;麻永昌;;尸冷规律的实验研究(摘要)[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8 莫洪宪;王燕飞;;和谐社会与我国犯罪学的发展——犯罪学范式的转换[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丁谢镔;;突发公共事件火灾消防出警调度最优化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10 黄磊;;基于ARCGIS的都江堰暴力犯罪地理情况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忠;犯罪也能预警?这不是天方夜谭[N];人民公安报;2010年
2 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局长凌秋来;全力打造服务型公安机关[N];法制日报;2003年
3 邱仲德;开鲁:命案破案率百分之百[N];人民公安报;2006年
4 凌秋来;顺应时代要求 打造服务型公安机关[N];人民公安报;2002年
5 程世平;队伍建设考评电脑“说”了算[N];人民公安报;2004年
6 王钢;遏制集资诈骗犯罪的几点思考[N];法制日报;2004年
7 程世平;重庆创建公安队伍建设科学评价体系[N];人民公安报;2004年
8 上海市公安局 朱得旭;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业务亟待规范[N];人民公安报;2010年
9 记者 王梅 通讯员 赵源;安防“十一五”科研成果开始应用转化[N];人民公安报;2010年
10 ;科学评估报警与监控系统效能[N];人民公安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江;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史格非;牙龄推断的方法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张文涛;“飞车抢夺”犯罪多发原因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王鹏;中国男性青少年活体年龄推断[D];苏州大学;2008年
5 李霞丽;高职学生犯罪及预防[D];苏州大学;2008年
6 张志威;建立PRVEP P_(100)波辐、潜伏期与视敏度间的数学模型[D];四川大学;2004年
7 于国旦;犯罪测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聂施恒;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预防论[D];吉林大学;2004年
9 欧益科;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陈琦;人白细胞中SIRT1和FoxO3a mRNA表达的随龄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0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2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