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与公平视域下广东农村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16:21
本文关键词:效率与公平视域下广东农村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当前社会已进入转型阶段,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各种利益格局也发生着新的变化,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不断出现且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诉求受到社会管理机制体制不完善等客观条件所限制,没有通过有效渠道及时解决,由此而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当前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绝大多数都是对权利和权益的诉求,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群体性事件对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对安定有序的政治秩序造成冲击。 剖析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诱因须从多方面入手,经济方面,当前靠传统农业种植维持家庭经济收入微薄,农民负担重,压力大;政治方面,基层民主自治不规范,在村“两委”(村委与支委)、经济联社等组织的民主选举过程中存在贿选、舞弊等行为、干群关系紧张;其他方面,包括宗族派系利益矛盾,宗教信仰冲突,历史遗留的包括宅基地、山地、林地等权属纠纷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征地拆迁问题等。基层政府往往在面对这些棘手问题处理问题方法不当、执法管理行为方式简单,部分地区在处理诸如社会治安、民间纠纷、行政执法等问题上方法方式不当而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易成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导火索。当前,我国正努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斗,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改革、发展及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研究农村群体性事件,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新形势下,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次数和参与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广东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已成为摆在眼前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文在广东农村群体性事件定量资料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主要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出发,综合分析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现状问题,对如何坚持“效率与公平”价值导向,妥善治理农村群体性事件供探究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效率 公平 广东农村 群体性事件 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1.43;D422.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11
- 1 绪论11-26
- 1.1 选题的背景11-12
- 1.2 选题的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
- 1.2.2 现实意义12-13
- 1.2.2.1 研究群体性事件有利于营造安定有序的改革发展环境12-13
- 1.2.2.2 研究群体性事件有利于建立完善预防处置的长效机制13
- 1.2.2.3 研究群体性事件有利于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能力13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7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17-19
- 1.4.1 研究思路17
- 1.4.2 研究方法17-18
- 1.4.3 研究内容18-19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19-20
- 1.6 群体性事件概念界定20-22
- 1.6.1 定义20-21
- 1.6.2 类型21-22
- 1.7 理论基础22-26
- 1.7.1 效率的基本涵义22-23
- 1.7.2 公平的基本涵义23-24
- 1.7.3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4-26
- 1.7.3.1 效率与公平在价值结构上统一于主体的内在需要24
- 1.7.3.2 效率与公平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方式统一于社会的有机整体24-25
- 1.7.3.3 效率与公平内在同一性,规定着事物的发展趋势25-26
- 2 广东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类型、特征与影响26-35
- 2.1 广东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类型26-31
- 2.1.1 征地拆迁所引起的群体性事件26-27
- 2.1.2 劳资纠纷所引起的群体性事件27-28
- 2.1.3 干群矛盾引起的群体性事件28-29
- 2.1.4 医患矛盾引起的群体性事件29-30
- 2.1.5 环境污染引起的群体性事件30-31
- 2.2 广东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征31-33
- 2.2.1 事件的主体更加多元化31-32
- 2.2.2 诱发的原因复杂化32
- 2.2.3 事件发展呈现组织化32
- 2.2.4 表达方式逐渐对抗化32-33
- 2.2.5 事件规模扩大化33
- 2.3 广东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影响33-35
- 2.3.1 干扰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33-34
- 2.3.2 对基层政府执政能力构成挑战34-35
- 3 效率与公平视域下广东农村群体性事件问题的原因探析35-41
- 3.1 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预警效率低下35-36
- 3.2 基层政府应对能力薄弱,影响事件处理效率36-37
- 3.3 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分配中“公平”尺度有所失衡37-38
- 3.4 当前乡村治理模式下带来的不公平感38
- 3.5 身份对待不平等,外来人员利益得不到保障38-39
- 3.6 政策制定执行中公平合理性缺失39-41
- 4 效率与公平视域下广东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对策建议41-48
- 4.1 强化利益分配公正平等,确保诉求主体利益得到保障41-43
- 4.1.1 对农民的集体利益加以保护41-42
- 4.1.2 对流动人口社会权益加强保护42-43
- 4.1.3 对工人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43
- 4.2 完善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43-44
- 4.3 坚持“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准则,力促群众性事件稳妥处置44-46
- 4.3.1 畅通信息渠道,提高通报效率44-45
- 4.3.2 全面发挥基层政府作用,提高处置效率45
- 4.3.3 把握好“公平”尺度,妥善解决好利益相关问题45-46
- 4.3.4 坚持整体效率观,强化内部协调46
- 4.4 积极构建公正平等的社会秩序,最大限制地减少群体性事件复发率46-48
- 4.4.1 兑现政府承诺,增强信任感46-47
- 4.4.2 及时公开处理好善后问题47
- 4.4.3 加强普法教育,加强利益诉求合法性47-48
- 5 结束语48-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鹏;;群体性事件对政府权威的影响——以国家和社会的互动为视角[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李娅;张梅玲;;群体性事件的理性差异与处置的制度优化[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5期
3 杜海萍;;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研究[J];长江论坛;2010年06期
4 王庆功;;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趋势及防控对策[J];东岳论丛;2011年01期
5 谢青霞;吕东锋;;群体性事件原因及对策的法律思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刘亚静;;群体性事件相关概念之界定[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曾秀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效率、公平原则及现实意义[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徐勇;;“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一个分析框架及以若干个案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宋宝安;于天琪;;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10 孙元明;;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838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3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