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的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及风险冲突
本文关键词:转型社会的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及风险冲突
【摘要】: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是民众在感知到某种环境风险但没有遭受实际损害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一种大规模集体行动。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是风险冲突的一种典型表现。环境风险群体性事件的凸显预示着转型社会将面临诸多的"风险冲突",不仅"风险冲突强度"空前加剧,而且"风险冲突环境"也空前扩张。妥善应对风险冲突事件,需要在科学评估公众的风险感知特点和风险承受阈限的基础上强化风险沟通。同时不断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风险冲突预警应急机制,更加注重采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灵活弹性"的复合性治理策略和措施。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环境风险 群体性事件 风险冲突 风险建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SH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840049)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社会急剧变革和巨大转型的时期,进入了社会风险多重复合、社会矛盾衍生多发、社会问题叠加频发、社会不确定性敏感复杂的高风险时代,“转型社会+风险社会”成为我们必须共同面对的境遇。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金荣;争取把更多的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天台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廖海青;;如何面对“群体性事件”?[J];南风窗;2009年05期
3 燕继荣;;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J];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4 曹英;;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处理的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5 张笑春;;重建信任: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所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4期
6 余泓波;;严防谣言在群体性事件中肆虐[J];中外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7 刘校均;崔昊;;湘潭中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J];企业家天地;2004年12期
8 路璐;;简论群体性事件中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原则——以四川内江“特警抢尸”案为例[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9 马慧娟;佴澎;;处置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主体问题(下)[J];中国公证;2011年06期
10 叶启昌;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原则与策略[J];公安研究;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白河[N];西部法制报;2010年
2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3 倪晓;山东连续三年实现五个下降[N];法制日报;2007年
4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要把握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度[N];今日信息报;2007年
5 洪茂琼;清溪镇四项机制保平安[N];巢湖日报;2007年
6 志灵;没有矛盾化解机制,深究“鼓动者”何用[N];检察日报;2010年
7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延荣科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宋永健;当前楚雄州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8 记者 李玉梅;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N];金昌日报;2006年
9 张美荣;切实防范群体事件 全力确保和谐稳定[N];宜春日报;2006年
10 曾丽霞 童杨 陈启芳;上青乡平安创建促平安[N];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洁;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李伟;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静;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社会学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华雯文;社会保障:规避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机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向良云;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杨炯;警务危机与媒体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李保臣;我国近五年群体性事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吕嘉琳;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云;突发群体性事件冲突源头阻断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马旭东;试论群体性事件不同阶段的危机传播策略[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彤;我国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李永祥;庄河市群体性事件的化解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39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83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