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个人信息的滥用与救济

发布时间:2017-09-25 07:17

  本文关键词: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个人信息的滥用与救济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 个人信息滥用 救济机制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促进了信息发布的繁荣与泛滥,每一个人既可能是信息滥用的始作俑者,又可能是信息滥用的受害者。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个人信息滥用的重灾区,在程度上可以区分为递进的三级,即对正式发布文本中个人信息的集成;挖掘并发布当事人的日常生活隐私;将当事人的真实信息与虚构和想象结合在一起,以抹黑当事人。针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个人信息日益严重的滥用,需要强化互联网个人信息发布规则,建立针对个人信息滥用的纠正机制,强化快速而有力的司法救济措施。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 个人信息滥用 救济机制
【基金】:中央财政基金专项项目(2010GSC0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AZH141)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三个特性颠覆了个人信息或个人隐私的意义,使个人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填平物理鸿沟而呈现在人们面前。第一,在网络时代,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被电子数据化,凡是在纸质文本中出现的信息都有可能成为电子数据,从而为网络中的人们所共享。这对于个人信息而言,只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安小米;穆勇;王薇;刘精精;望旺;叶六奇;;我国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保护与管理法律法规状况及要求分析[J];北京档案;2011年05期

2 蒋舸;;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模式的选择——以德国经验为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易斌;潘亚南;;网络个人信息隐私认证机制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年05期

4 苏君华;;数字社会中的个人信息保护[J];兰台世界;2010年12期

5 何国平;;网络群体事件的动员模式及其舆论引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炎;;防范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思路与对策——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2 孙昌兴;秦洁;;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胡圣方;;国内网络群体性事件理论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张莉;;刑法修正案(七)对个人信息的保护[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5 夏临;;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研究现状综述[J];东南传播;2010年07期

6 刘青;黄圆圆;;《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年03期

7 刘慧;;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规制模式初探[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1期

8 杨威;;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年12期

9 范灵钧;;行政法视野下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4期

10 穆合义;杨娟;;信息共享社会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亮;牛静;秦怀杰;曹嘉霖;;中国网民心理感知过程模型——网络群体事件演化前期阶段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张化冰;互联网内容规制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金毅;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姚岳绒;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聂生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廖运生;大、中学生正义感培育的困境与出路[D];南昌大学;2010年

7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张涛;个人信息权的界定及其民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辉;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苏州大学;2010年

3 黄滔锋;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薛峰;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叶楠;论我国劳动知情权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志华;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山东大学;2010年

7 段晓妮;个人信息刑法保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许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实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泽锋;网络群体事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陈艳飞;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齐爱民;;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统一立法模式[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王全弟,赵丽梅;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齐爱民;论个人资料[J];法学;2003年08期

4 周伟;;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的保护问题[J];法学;2006年06期

5 董燕影;周庆山;;网络隐私第三方认证机制初探[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6 王丽萍;田尧;;论网络隐私权的行业自律保护[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7 董玉庭;论法律原则[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6期

8 齐爱民;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J];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蓉敬;;国内外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薛松;;政治参与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J];公安研究;2011年04期

3 孙刚;;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分析[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4 孟彩霞;;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杨久华;;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模式、原因及其防范[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汪建昌;;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生成与政府决策[J];中州学刊;2009年06期

7 王扩建;;网络群体性事件:一种新型危机形态的考量[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唐逢九;;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新解读[J];法制与社会;2010年07期

9 方付建;王国华;;现实群体性事件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比较[J];岭南学刊;2010年02期

10 赵海岩;;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樯;尽快立法保护个人信息不被侵犯[N];深圳特区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虹;劳动教养制度及其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16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916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0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