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环境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06:31

  本文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 预警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法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迅猛发展而来的是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近年来集中爆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然对公众的生存权、健康权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损害,势必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今年来,由于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一旦有相当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爆发,不仅地方政府形象甚至是国家的国际形象受损,国内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环境群体性事件预防模型,从源头上发现或许会放生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隐患,将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有效的实现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提前预防,从而为社会与经济的有序而又快速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已经逐渐成为了政府所关注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从研究现状出发,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了解到所需要使用或者涉及到的理论进行基本的阐述与梳理,也对研究的领域进行了界定,而后分析了当前环境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的现状与不足,而后提出了本文所研究的预警模型。在总体分析构建之后,对于所涉及到的子模型又分别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入的分析,具体包括了,监测子模型中的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信息源的确定;识别子模型中所使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选择与流程分析;判断与输出子模型中的标准设置以及阈值的设计。最后,使用构建的预警模型,对某次环境群体性事件进行了一次实证模拟分析,确定了模型使用的可行性。本文对环境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进行研究,目的就是有效的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群体性事件爆发之前就对相应的诱发因素进行有效的矫正与治理,大大减少类似群体性事件造成的损失,有效的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建立和完善环境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体系,将环境群体性事件扼杀在萌芽阶段,就拥有了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 预警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法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1.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11-14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4
  • 1.2 研究现状综述14-20
  • 1.2.1 关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研究15-18
  • 1.2.2 对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态度的研究18-19
  • 1.2.3 关于环境群体性事件解决方案的研究19-20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20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20-22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22-30
  • 2.1 环境群体性事件概述22-28
  • 2.1.1 环境群体性事件含义界定22-23
  • 2.1.2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类型23-25
  • 2.1.3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性质25-26
  • 2.1.4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26-28
  • 2.2 预警模型理论框架28-29
  • 2.2.1 系统论28
  • 2.2.2 信息论28-29
  • 2.2.3 决策论29
  • 2.3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的构建30-34
  • 3.1 环境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现状与不足30-31
  • 3.1.1 现有环境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简介30
  • 3.1.2 环境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存在的不足30-31
  • 3.2 预警模型的提出31-34
  • 3.2.1 预警模型分析对象31
  • 3.2.2 预警模型实施流程31-32
  • 3.2.3 预警模型系统框架32-34
  • 第四章 预警监测子模型分析34-44
  • 4.1 监测的方法体系34
  • 4.2 监测指标体系设计原理34-35
  • 4.3 环境群体性事件影响因素因子分析35-39
  • 4.3.1 环境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35-37
  • 4.3.2 影响因素调查数据的获取37-38
  • 4.3.3 相关性分析38-39
  • 4.3.4 因子分析39
  • 4.4 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39-42
  • 4.4.1 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与方法40
  • 4.4.2 指标体系具体设计40-42
  • 4.5 监侧信息来源42-44
  • 4.5.1 实录数据43
  • 4.5.2 事件信息43
  • 4.5.3 评估信息43-44
  • 第五章 预警识别子模型分析44-47
  • 5.1 识别子模型算法算则算法选择44
  • 5.2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算法过程44-47
  • 5.2.1 建立动态监测因素集F44
  • 5.2.2 建立诸因素的评价指标集V44
  • 5.2.3 建立因素的权重A44-45
  • 5.2.4 建立单因素模糊评判矩阵45
  • 5.2.5 模糊综合评判45-47
  • 第六章 预警诊断与预警评价子模型分析47-49
  • 6.1 预警诊断子模型分析47
  • 6.2 预警输出子模型分析47-49
  • 第七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实证分析49-55
  • 7.1 实证流程概述49
  • 7.2 实验过程49-55
  • 7.2.1 建立监测因素集S49-51
  • 7.2.2 建立多因素因素评价指标状态集V51
  • 7.2.3 建立因素的权重A51-52
  • 7.2.4 建立单因素模糊评判矩阵52-53
  • 7.2.5 模糊综合评判53
  • 7.2.6 模拟结果评价与处理53-55
  • 第八章 全文总结55-57
  • 8.1 本文总结55-56
  • 8.2 文章不足56-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志刚;;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2 程雨燕;;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其法律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946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946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5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