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利益过度分化的法律调整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17:34
本文关键词:社会阶层利益过度分化的法律调整机制研究
【摘要】:利益分化是伴随我国社会转型出现的社会结构性变化引起的人们既得利益关系的变化及利益差距迅速扩大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占有不同的资源,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等级地位而享有不同的利益。针对人们拥有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差异,本文把社会阶层分为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三个层次。 利益分化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社会利益分化,对社会的发展有益:一方面有助于发挥社会利益激励的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推进国家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但是,社会利益分化一旦过度,则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社会利益过度分化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 重视社会阶层利益过度分化法律调整机制的作用,就是要使每一个利益阶层和利益群体应具有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利益过度分化的法律调整机制还存在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利益的分配机制不公平、利益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完善利益表达的法律体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有效的利益保护机制等方面着手,优化利益配置,确认利益差别,平衡利益冲突,从而达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
【关键词】:社会阶层 利益过度分化 法律调整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63;D920.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11-13
- 1.2.1 关于社会利益问题的相关研究11
- 1.2.2 关于利益分化问题的相关研究11-13
- 1.2.3 关于应对过度利益分化问题对策的相关研究13
- 1.3 研究意义13-14
- 1.3.1 理论意义13-14
- 1.3.2 现实意义14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4-15
- 1.5 本文创新之处15-16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分化的基本主张16-20
- 2.1 利益分化的内涵及表现16-17
- 2.1.1 某种既定的利益关系被打破16-17
- 2.1.2 新的社会利益关系迅速形成17
- 2.1.3 新的利益差别迅速扩大17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分化的基本思想17-18
- 2.2.1 从分配关系入手把握利益关系的状况17-18
- 2.2.2 从利益关系的状况探索协调利益关系18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利益主张18-20
- 第三章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利益过度分化的现状及危害20-28
- 3.1 我国社会阶层的划分20
- 3.2 我国利益分化的现状20-22
- 3.2.1 利益需求多元化21
- 3.2.2 利益主体异质化21
- 3.2.3 利益差距扩大化21-22
- 3.2.4 利益获取途径多样化22
- 3.2.5 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公开化22
- 3.3 利益过度分化的危害22-28
- 3.3.1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23-24
- 3.3.2 削弱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24-25
- 3.3.3 不利于社会和谐25-26
- 3.3.4 不利于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26-28
- 第四章 我国社会阶层利益过度分化中法律调整机制存在的问题28-34
- 4.1 利益的表达机制不完善28-30
- 4.1.1 利益表达的法律法规不健全28-29
- 4.1.2 利益表达的渠道不畅通29-30
- 4.2 利益的分配机制不公平30-31
- 4.2.1 初次分配基本制度的缺陷30-31
- 4.2.2 利益再分配制度的缺陷31
- 4.3 利益的保障机制不健全31-34
- 4.3.1 对合法利益保护不够31-32
- 4.3.2 社会救助体系不健全32-34
- 第五章 完善社会阶层利益过度分化法律调整机制的构想34-42
- 5.1 完善利益表达的法律体系34-36
- 5.1.1 充分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34-35
- 5.1.2 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35
- 5.1.3 完善利益表达渠道的法律35-36
- 5.2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36-38
- 5.2.1 保证初次分配的合理37
- 5.2.2 发挥政府调解的作用37-38
- 5.2.3 建立第三次分配制度38
- 5.3 建立有效的利益保护机制38-42
- 5.3.1 加大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力度39
- 5.3.2 建立受损群体的利益补偿机制39-40
- 5.3.3 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40-42
- 参考文献42-46
- 致谢46-48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金盛红;;构建不同群体利益协调机制的落脚点[J];长白学刊;2005年06期
2 蒋德忠,徐德斌;试论新形势下中国社会利益分化及其对政治的影响[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何海兵;;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分化研究综述[J];理论参考;2005年03期
4 杨炼;;从参政权的视角看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J];桂海论丛;2009年01期
5 刁俊华;;构建以人大代表为主导的利益表达体系[J];人民政坛;2009年03期
6 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J];学术界;2000年03期
7 宁健;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分化问题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3年04期
8 涂小雨;;转型期利益整合与中国共产党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功能的强化[J];学习论坛;2010年05期
9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1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00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