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慈善组织劝募活动的法律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06:08
本文关键词:美国慈善组织劝募活动的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从美国独立之后成立的第一个慈善组织——1800年在费城设立的“从良妓女协会”开始算起,美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已历经200余年。在这2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慈善组织的形式、宗旨、法律制度以及内部管理体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这些变化发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舆论的助推、政府监管的加强、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慈善组织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国际慈善事业运动的高涨等。但是,无论其它因素如何改变,作为慈善组织运作基础的劝募活动,都与慈善组织的发展相伴随。 劝募活动作为美国慈善组织发展历史的一部分,’在慈善组织开展日常活动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劝募活动是慈善组织开展日常工作的物质来源,因此,无论是公共慈善组织还是私立基金会,历来都非常重视劝募活动。 各种慈善组织的存在、种类繁多的劝募手段的运用、分工明确且队伍庞大的劝募顾问和专业劝募人的出现使得劝募活动变得异常专业和复杂。在美国,一套体系健全、规则完整、富有理性的法律制度来规制劝募活动就显得尤其的必要。但是,美国特殊的政体和法律传统,也形成了比较特殊的劝募法律体系。 首先,联邦的法律和州的法律共同调整着慈善组织的劝募活动。这样的方式在为慈善组织开展劝募活动提供双重法律保障的同时,也为政府管理慈善组织提供了双重的法律依据。同时,有些州之间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对慈善劝募顾问和专业劝募人的规定上或者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规定,或者在州法律中特别规定本法也适用某一个具体州的某一类或者全部的劝募活动或者其参与者。对于慈善组织和慈善劝募活动专业人员之间的关系,法律为了保护捐助人的利益和资助对象的权益,都做了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在对这些参与主体的资格审查上,采用了特殊的注册和审查制度。确保这些专业的劝募人员能够切实的履行他们的义务,协助慈善组织公正、合法的开展劝募活动。其次,由于美国是普通法系国家,在慈善领域没有统一的法典,对于慈善劝募活动也没有专门的单行法进行规制。 美国慈善组织劝募活动存在的合法性基础、特殊的监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这些都是促使美国慈善组织劝募活动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拟在对美国慈善组织劝募活动的历史发展、相关法律、活动主体等研究的基础上,理清美国慈善组织劝募活动的历史,总结出规制劝募活动法律制度的特点。
【关键词】:慈善组织 劝募活动 法律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71.2;DD91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引言8-11
- 一、美国慈善组织劝募活动的法律概述11-15
- (一) 慈善组织的界定11
- (二) 劝募活动的含义11-12
- (三) 美国调整慈善组织劝募活动的主要法律12-15
- 二、美国慈善组织劝募活动的历史及主体15-33
- (一) 慈善组织劝募活动的历史沿革15-20
- (二) 美国慈善组织劝募活动中的主体20-31
- (三) 各具体主体之间的关系31-33
- 三、美国慈善组织劝募活动的管理与规制33-49
- (一) 对慈善组织劝募活动前的管理33-40
- (二) 专业劝募人的行业组织40-41
- (三) 劝募活动的管理机关41-42
- (四) 慈善组织劝募活动的州地域管辖42-43
- (五) 劝募活动的具体方式43-46
- (六) 劝募活动主体的行为禁止和信息披露义务46-49
- 四、美国慈善组织劝募活动法律规制的特点49-53
- (一) 运用宪法保障慈善组织的劝募活动权利49
- (二) 对开展劝募活动的慈善组织采取特殊的注册审查49-50
- (三) 对劝募顾问、专业劝募人和商业合作伙伴采取特殊的监管措施50-51
- (四) 严格的行为禁止和透明的劝募信息披露制度51-52
- (五) 完善且便利的监督制度52-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献忠;吕珈;;美国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及其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6期
2 税兵;;基金会治理的法律道路——《基金会管理条例》为何遭遇“零适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 张奇林;;美国的慈善立法及其启示[J];法学评论;2007年04期
4 李韬;慈善基金会缘何兴盛于美国[J];美国研究;2005年03期
5 朱传一;募集社会福利基金的新战略——美国募捐问题及其争论[J];美国研究;1991年01期
6 资中筠;论美国强盛之道(上)[J];学术界;2000年06期
7 李景杰;;《美国联邦税法典》对中国税收立法的借鉴意义[J];太原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吕来明;刘娜;;非营利组织经营活动的法律调整[J];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06期
9 高飞;路遥;;美国基金会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影响评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罗大贵;杨红;;中国NGO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1023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02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