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漏税概念的产生及入法源流考
发布时间:2017-10-17 14:11
本文关键词:偷税漏税概念的产生及入法源流考
【摘要】:偷税、漏税和偷漏税这三个《辞源》未收录的词汇,源自对"匿税"的扩展和通俗解释,至民国初期取代了"匿税"概念。新中国成立初期,偷税、漏税在《刑法》初稿出现,其后"偷税"入《刑法》,而"漏税"只以法规形式确立。偷税罪名变更为逃避缴纳税款罪反映了征纳双方背后法理关系的深刻变化,但这个罪名并不科学,本文认为,应将"逃避"改为"逃匿",恢复"匿税"和"漏税"的法律概念。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偷税 漏税 匿税 逃避缴纳税款
【分类号】:D924.3;D929
【正文快照】: 《大学》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律集解附例》中《户律》中“课程”部分单列了“匿后,则近道矣。”偷税、漏税和偷漏税这三个《辞税”律条。源》未收录的词汇何时产生?因何而生?在其已从 清朝的法律基本保持稳定。顺治年间制定了《刑法》中消失,行将在《税收征管法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毅夫;;清至民国时期福建的婢女救济及其绩效[J];东南学术;2008年06期
2 刘国平;;性承诺年龄规定之缺陷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1期
3 李v,
本文编号:1049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04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