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天人合一”法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02 02:23

  本文关键词:“天人合一”法哲学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天人合一 和谐 法治


【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质。它不仅体现在人们的思维模式中,而且渗透人们的行为方式里,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天人合一”思想在人类新型文明的形成中,如何参与对现实的指导和对未来的建设,涉及对传统与现实及其互动方式的理解。本文从“天人合一”思想与和谐社会视角出发,试图对“天人合一”的时代内涵重新梳理,实现其在和谐社会领域的重新认知,并试图将其有生命力的东西找到与现代制度的结合点。文章从以下五部分做出相应的论述:第一部分,“天人合一”思想概说。将“天人合一”思想融入历史的长河中,叙述“天人合一”观念的起源及演变;“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文化心理根源及在民族文化心理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天人合一”对我国传统法律的影响,从而作为重新剖析“天人合一”的理论背景。第二部分,“天人合一”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为底蕴,并以唯物史观为主要哲学基础,和谐社会是对日趋分明的贫富差距制衡;是对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兼顾;是对社会混乱、危机、冲突与对抗的化解,是在人们道德观念的重新整合。第三部分“天人合一”与环境法治。面对世界的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我们既要重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价值,又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对之进行富于时代性的诊释,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应协调发展、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快现有环境与资源法律体系的完善;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第四部分,,“天人合一”与人际和谐。探讨了人际和谐的文化渊源,阐述“天人合一”对和谐人生环境的影响:弘扬诚信精神;增强友爱、宽容精神;加强党的执政伦理建设。第五部分,“天人合一”与社会和谐,因时损益,以现实社会生活需求为基石,以时代精神为坐标系,以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个人发展为方向,反思“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走向。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批判、激扬,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科学对接与有机融合,传统文化才会焕发生气,成为建构未来的伟大动力。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忠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J];现代法学;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1243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243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3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