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反思权利的基

发布时间:2018-01-15 15:19

  本文关键词:反思权利的基础——一种关于康德法权思想的解读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权利(法权) 道德 自由 正义 康德法权思想


【摘要】:康德的法权思想旨在反思现代法律、政治合法性的根据,为权利本身进行奠基。康德以先验哲学的方式澄明权利的起源问题,提出权利的基础在于道德,权利的内在规定是自由,而权利体系的构建在于最终走向宪政正义。
[Abstract]:Kant's thought of right of law aims to reflect on the basis of modern law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right itself. Kant clarifies the origin of right in the way of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basis of right lies in morality. The inherent stipulation of right is freedo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ight system lies in moving towards constitutional justic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ZX037) 第51批次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2M511053)
【分类号】:D90
【正文快照】: 虽然关于康德法权①思想可以有多重解释路径,但是我们无法回避康德为法和正义的合理性寻找出发点和基础这一事实。而关于“基础”、“出发点”这一类问题的反思就涉及法、权利与道德的关系。墨菲在《康德:权利哲学》的序言中曾指出,他所理解的权利哲学要探明的是“那些用以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O.奥尼尔;陈晓旭;;康德的正义与康德主义的正义[J];世界哲学;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李伟;;柏拉图《理想国》与当代都市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黄振地;;论康德和黑格尔哲学中“自我意识”概念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10 尹慧峰;;论康德的对象概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夏东荣;;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国文化因素[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青原;;人文奥运中的和谐意蕴[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灏;;没有经验支持,陈述如何为真?——论分析陈述特有的证实方式[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晓华;失落与回归:默多克小说中人的本质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吴童立;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子贺;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伦理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柏;论我国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障[D];苏州大学;2010年

7 詹国旗;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道德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晓;三湾改编中的现代性意蕴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张涛;生活世界与感性世界[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虎伟;;《高等教育法》的基本价值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05期

2 杨锦芳;;秩序——刑罚的伦理价值目标[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夏熙吟;;从罗马法的道德基础看我国法治[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2年02期

4 蔡文婷;;法与道德关系模式的思考[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5 胡帆;吴长清;;康德政治哲学的道德基础[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4期

6 朱艳英;论权利的价值[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陈丽华;经济法的正义价值[J];河北法学;2002年04期

8 熊玲君;;正义——现代公共服务的价值基础[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张太保;;社区矫正的法律价值[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1期

10 杨晓;杨静;;论密尔功利主义体系中的权利思想[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建文;黎池;;政府道德基础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2 孙忠利;;市场经济道德基础:职业体育的隐喻性前提——基于中西比较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孔文倩;;我国引进辩诉交易制度的法律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张之沧;;论建立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5 肖百冶;赵汝周;;政府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国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7 张祖钧;;“八荣八耻”是大学生成才的思想基石和道德基础[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8 崔宜明;;论自由[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朱广忠;;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利益调控:目标、原则与机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罗建文;;论公共行政的道德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蒋昕;让正义搭上快速列车[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保尔;台民众正义之心未泯[N];团结报;2011年

3 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琳;迟来的正义也是正义[N];东方早报;2011年

4 姝宏;用正义火种温暖社会[N];大连日报;2011年

5 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文;司法的正义[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王建勋;谁绑架了司法和正义?[N];东方早报;2008年

7 练洪洋;反思惨案不能丧失正义底线[N];广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郑金雄;细节折射司法特殊正义[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卢拥军 实习生 张骏 通讯员 黄庆华 张振付;唱响文明曲 谱写正义歌[N];平顶山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魏道俊;正义之举无需思考[N];红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树贵;寻找权威的道德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韩桂君;自助行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锦城;社会保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欧;理想的政治秩序如何可能?[D];吉林大学;2005年

6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7 刘薇;日本第三次司法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方永;论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的政治神学的新自由主义性质[D];武汉大学;2006年

9 夏吟兰;论离婚自由及其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占茂华;自然法观念的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若愚;当代中国政治信任道德基础的衰落与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义利新探[D];新疆大学;2003年

3 李珂;论法的动态运行中的道德基础[D];武汉大学;2003年

4 石春金;论法治的道德基础[D];武汉大学;2005年

5 陈瑛;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欧元雕;当代中国法治的道德基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春晓;紧急避险正当性根据的再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8 何赦热;批评性报道的价值导向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赵春春;侵犯通信自由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28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28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7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