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本与中国刑事法律的变革
本文关键词:沈家本与中国刑事法律的变革 出处:《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沈家本 刑事法律 变革 传统法律 法律现代化
【摘要】:沈家本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刑事法律方面。他在修订刑事法律、变革刑事司法制度方面的一系列举措,终结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法律体系,开启了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大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其独有的刑事法律思想。毋庸置疑,沈家本在刑事立法、司法上的不断实践和刑事法律思想对今日中国的法律改革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Abstract]:The refo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aw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criminal law . He has put an end to the traditional legal system of China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 opened the door of Chinese legal modernization and formed its unique criminal legal thought .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9;D924
【正文快照】: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以军事侵略为先导,渐次于文化侵略,而法学思想、法制理论、法律观念和法学书籍也相继传入中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的推动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终于认识到,一味的闭关锁国不足以维护封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尔恕,黄宇昕;中华法律现代化的原点——沈家本西法认识形成刍议[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2 田东奎;论沈家本的法律救国思想[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宋玲;;近代法制嬗递探析[J];船山学刊;2009年03期
4 韩冰;;诚实信用原则在中国的确立及其历史沿革[J];研究生法学;2002年04期
5 季卫东;;中国司法的思维方式及其文化特征[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5年00期
6 田东奎;沈家本与中国近代法律体系的确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张本顺;论伍廷芳的司法独立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陈异慧;;沈家本的刑罚公正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王伦光;论沈家本法制思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冯琳;;试析法学家与法律转型的关系——以沈家本个人角色与晚清法律变革为例[J];江海学刊;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维新;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俊;晚清审判制度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3 音正权;刑法变迁中的法律家(1902--1935)[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江眺;公司法:政府权力与商人利益的博弈[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高汉成;签注视野下的大清刑律草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王新宇;民国时期婚姻法近代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杜雪晶;中国非刑罚化论纲[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熙照;传统审判制度近代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陈煜;清末新政中的修订法律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岩;“情理法”在清末的断裂与新生[D];吉林大学;2011年
2 高占领;平满汉畛域问题的讨论和策划[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润森;试论清末“虚拟死罪”改革[D];苏州大学;2011年
4 罗立;沈家本与晚清修律[D];湖南大学;2001年
5 韩冰;近代中国民法基本原则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唐湘雨;清末民初市场管理法制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何志辉;清末律师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8 陈威;晚清引进近代警察制度述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赵蕾;中国民事诉讼法的历史谱系的开端[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谭雯倩;论沈家本的刑事法治思想[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早兴,董丽君;沈家本与清末刑罚轻缓化[J];政治与法律;2004年06期
2 张焕琴,王胜国;沈家本与中国刑法制度的近代化[J];河北法学;2001年03期
3 郑定,杨昂;还原沈家本:略论沈家本与晚清司法场域之变迁(1901-1911年)[J];政法论坛;2004年01期
4 史广全;从律学到法学的飞跃——沈家本法学方法论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林盛;举步维艰的晚清废奴变法[J];浙江人大;2005年02期
6 李光灿;评沈家本《法学盛衰说》——评读《寄|文存》卷三中第八篇论文《法学盛衰说》[J];政法论坛;1985年01期
7 俞月丽;;学贯中西的法学家沈家本及其法律思想著作[J];东方博物;2003年00期
8 李光灿;;从一份奏折看沈家本的刑法思想[J];现代法学;1986年01期
9 唐自斌;沈家本与清末的法律修订[J];求索;1992年05期
10 王耀虎;沈家本对清代死刑的改革及其法理[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琳;;试析法学家与法律转型的关系——以沈家本个人角色与晚清法律变革为例[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2 吕恒立;;“入世”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规制的变革[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3 郭清华;;变革下的邮政人力资源管理[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C];2008年
4 张登洋;;科学区分党的理论思维方式的三次历史性变革——在领导科学发展的实践中适时确立党的理论现代系统思维方式[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5 董丽;;“绿色壁垒”与环境法体系的变革[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6 王宗喜;徐东;夏文祥;;运用现代物流理论 推动军事后勤变革[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苏龙;郭增华;;知识管理对传统企业管理的变革[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8 董建萍;;资本主义的当代发展与社会主义变革[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锡生;段小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环境法律制度的历史性变革[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官文进;;市场经济法律观念探析[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瑾;中国人观念的变革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怡娟;“保健式服务”变革客户服务模式[N];中国企业报;2002年
3 何明;变革成功靠新型的中层管理者[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4 ;跨世纪的企业领导特质[N];经济参考报;2002年
5 何明;靠新型的中层管理者变革成功[N];中国经营报;2000年
6 ;微处理器面临变革[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7 周中之(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消费伦理观念变革的反思[N];文汇报;2002年
8 李祝义;为教育产业带来变革[N];中国企业报;2000年
9 靖红 史宝谊;SAP助中国变革[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10 ;宁烟的变革之路[N];计算机世界;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锋;沈家本人权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夏邦;晚清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梅;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肖爱民;综合的时代[D];吉林大学;2005年
6 赵长林;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8 叶正波;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秋兰;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杨欣;变革与回应: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封安东;变革教师文化之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昊;当代都市报副刊生存及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向东;我国中小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靳中宝;战后法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姬瑞;公民社会与政府治理范式的变革[D];云南大学;2008年
6 胡亮;欧洲社会党功能变革[D];清华大学;2008年
7 俞国锋;科学发展观与思维方式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洁菲;个人主义与美国家庭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伟;论民初教育模式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程;论后现代主义哲学下环境法学研究方法[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28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28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