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晚清民国时期亲属相殴之罪刑变迁

发布时间:2018-01-19 04:20

  本文关键词: 亲属相殴 亲属法伦理 等差立法 平权立法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晚清民国时期,由大清律"亲属相殴"律变为近代中国刑法典中的"杀伤罪",后又变为"伤害罪",都仅规定卑幼殴打尊长的行为。可见,亲属相殴的条款没有完全否决,依然保护尊亲属的权利。这说明在刑法近代化过程中,固有伦理与继受法律一直处于博弈之中,可见从身份等差立法向平权立法无限趋近。而我国当前刑法典缺失"亲属相殴"的规定,无法区别亲属相殴与常人相殴的区别,忽视了人类最重要的关系——亲属关系,故亲属相殴应该入律,且加重处罚,将亲属和家庭间的情感作为我国法律所要保护的法益之一。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late Qing Dynasty, the Qing law "relatives" Ou "law into modern China killing crime" in the criminal code, and then changed into "assault", are only the provisions of beating behavior. The British young elder relatives. In terms of the visible, not completely rejected, right still protect your relatives. This show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criminal law, and the inherent ethics by law has been in the game, visible from the identity of legislation to the affirmative legislation arithmetic approach infinity. But China's current criminal code "missing relatives beaten", un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relatives and ordinary people are beaten beaten, ignored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relations the kinship, the relatives should be beaten into law, and punishment, the relatives and family of the emotion as one of legal interest to protect the law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国法治与刑法伦理的变迁研究》(项目号15CFX008) 2015年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晚清民国时期亲属犯罪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9;D924
【正文快照】: 亲属相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严重罪名,涉及到家族内部亲属关系,关系到中国古代的家庭和睦。故揭示“亲属相殴”律文之变迁的规律,对理解亲属关系尤为重要。另外,“亲属相殴”在清末修律时期引起激烈争论,法理派与礼教派对于是否应该废除“亲属相殴,,律,成为争论焦点。礼教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源盛;;传统与当代之间的伦常条款——以“杀尊亲属罪”为例[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尹华蓉;论亲告罪的合理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亚飞;;近代中国刑法中亲属相盗之罪刑变迁(1902—1949)[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年03期

2 本刊编辑部;;中国法律史学科发展评价(2010-2011) 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J];中外法学;2013年02期

3 李拥军;;法律与伦理的“分”与“合”——关于清末“礼法之争”背后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亚飞;近代中国刑法中亲属相犯之罪刑变迁(1902-1949)[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杉;血亲间杀人罪量刑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程旭敏;从清末法制变革看法的价值变迁[D];山东大学;2012年

3 朱达;论亲属相奸条款的存废争议[D];吉林大学;2014年

4 罗越;清代“防卫杀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莫传明;侵占罪告诉问题浅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3 杨高峰;王红建;;亲告罪比较研究及我国的立法取向[J];研究生法学;2001年04期

4 王汉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1997年3月6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7年02期

5 陈璇;论亲告罪的立法意旨——刑法在社会利益本位原则下的灵活应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吴景芳;刑罚与量刑[J];法律适用;2004年02期

7 陈兴良;正当化事由研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张明楷;论刑法的谦抑性[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9 杨兴培;犯罪构成的三个层面分析[J];法学;2005年05期

10 于志刚;;亲告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决[J];法学;2008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吴宏耀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俞飞 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 于志刚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张建伟 清华大学法学院 时延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高仰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彭于艳;[N];法制日报;2007年

3 刘承韪 吴宏耀 于志刚 高仰光 刘飞 俞飞 李居迁;[N];法制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高传伟 通讯员 原丽玮;[N];检察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傅召平 本报通讯员 王永安 杨红晖 潘伟明 刘喜亮;[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闫庆霞;法院调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王新环;公诉权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马宁;期待可能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庆安;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的体系建构[D];郑州大学;2004年

2 郭磊;亲告罪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小勇;亲告罪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4 仇艳艳;价值层面下亲告罪的制度完善[D];厦门大学;2006年

5 殷凯桦;论被害人刑事实体处分权[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尹强明;亲告罪范围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张智;亲告罪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曹晶;亲告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段鑫;;晚清民国时期滇藏川毗连地区治理中若干整体性特征分析[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2 吴臣辉;;试论晚清民国时期侨商对腾冲现代化的影响[J];保山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赵大川;;晚清民国时期的浙江私立法政专门学校[J];法治研究;2007年03期

4 ;新识[J];看历史;2011年04期

5 孟祥海;;蔡元培的雅量[J];政府法制;2011年30期

6 福良;;小器大雅:葫芦押花艺术[J];检察风云;2014年09期

7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晚清民国时期的保密法[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2 ;晚清民国时期日人来华访书[N];文汇报;2014年

3 邬久益;牙雕观音冉冉上升[N];中国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平;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夏铭;晚清民国时期南昌月池熊氏的宗族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2 马世香;晚清民国时期岳阳的近代化进程[D];湘潭大学;2009年

3 彭晓丹;晚清民国时期西康区域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马静静;晚清民国文献史料中的女赌问题初探[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志佩;晚清民国时期中外旅行家笔下的哈密社会[D];新疆大学;2014年

6 段宁宁;晚清民国婴幼儿围涎的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成三晖;晚清民国时期湘乡教育研究(1895-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夏文华;晚清民国时期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生成历史的文化考察[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42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42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7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