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刑法学中法益概念的内涵及其评价
本文关键词: 法益 一元的-人本的法益观 现实的法益观 系统批判的法益概念 出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探讨犯罪的概念及实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法益概念虽然至今都很难获得一个毫无争议的明确定义,德国立法和司法界至今都对法益概念的批判功能持怀疑态度,但这些事实和难题却都难掩有着近180年历史的法益论的宝贵价值。一元的——人本的系统批判的现实的法益观符合法益论的自由主义思想内涵,在后现代工业社会里不仅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应发挥对"现代刑法"的批判功能。相反,放弃法益论的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一味顺应对集体法益的扩张保护,是与法益论的历史精神背道而驰的一种错误选择。
[Abstract]:A clear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crime in essence and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concept although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a clear, the German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circles have critical function of concepts skeptical, but these facts and problems are valuable to conceal the value of nearly 180 years of history law benefits theory. One yuan -- the systematic critique of legal concept of reality with liberalism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can not only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should play a critical function of the modern criminal law ". On the contrary, abandon liberalism based law the theory of a response to the collective interests along the expansion of protection, is a wrong choice and legal interests draw further apart on the historical spirit.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风险社会”理论的刑法解读》(批准号:GD11YFX06)
【分类号】:D951.6;DD914
【正文快照】: 法益理论是在探讨犯罪概念和本质的过程中产生的。如果从贝恩鲍姆(Birnbaum)1834年批判费尔巴哈(Feuerbach)的“权利侵害说”时奠定了法益概念的基础算起,法益理论至今已有了近180年的历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法益概念经历了不同的解说和定义,德国刑法学界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明楷;新刑法与法益侵害说[J];法学研究;2000年01期
2 梁根林;二十世纪的中国刑法学(中)——反思与展望[J];中外法学;1999年03期
3 魏东;关于法益成为犯罪客体的思考[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陈乐雪;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胡乾坤,陈智元;滥用职权罪的客观要件解释[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周光权;行为无价值论之提倡[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5 牛建平;保险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刘晓莉;贾国发;;生态犯罪立法论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叶肖华,张铁雁;犯罪客体的检讨与定位[J];当代法学;2003年03期
8 王志远;犯罪观的认识论考察[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9 刘晓莉,马晶,邢福;论生态犯罪立法的必要性[J];当代法学;2004年05期
10 吴学斌,俞娟;论我国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J];当代法学;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郑军男;不能未遂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金星;论诱惑侦查[D];吉林大学;2004年
9 谭志君;证据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刘瑞瑞;不作为共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强;论保险诈骗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周胜交;论期货犯罪[D];湘潭大学;2001年
3 方文军;犯罪既遂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谭劲松;我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臧德胜;挪用公款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田中臣;法律平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胡立东;论“性贿赂”犯罪化的正当性[D];苏州大学;2002年
8 张聪;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9 赵微;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的理论对接与实践把握[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刘剑;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明楷;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兼论刑法的补充性与法律体系的概念[J];法学研究;1994年06期
2 储槐植;罪刑矛盾与刑法改革[J];中国法学;1994年05期
3 劳东燕;;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1442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4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