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中国法学的话语流变考略

发布时间:2018-02-13 06:00

  本文关键词: 革命 刀把子 改革 现代国家 出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超越了法律斗争论、工具论和政策论的话语体系,表现出从"革命到改革"、从"左右之争"到"古今中西之争"的演进轨迹。从"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法治,不要人治"、"法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法要以权利为本位"、"法学需要质变式改革"到法律文化论、法律移植论、本土资源论,三十年话语流变史艰难曲折地从法学之外走向法学之内,最终确立了法治国家话语主导权。在学术理路、发展内涵和思想渊源上,中国法学的话语流变从外在分裂走向内在统一;从"批斗封建文化"到"文化热",走向"以文化作为方法";从"排斥西方"到"接纳西方",走向"反思西方",其中也透射出中国法学乃至国家法治走向成熟的希望。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jurisprudence has transcended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wrangling, instrumentalism and policy theory. Showing the evolution from "revolution to reform", from "right and left" to "ancient and modern", from "citizens are equal before the law", "to rule by law," "do not rule by man", "Law is the unity of class nature and sociality", "law should be based on right", "Law needs qualitative change" to the theory of legal culture, the theory of law transplantation, the theory of local resources, The three decades' history of discourse evolution has been moving from law to law, and finally established the leading power of discourse in a country ruled by law. In terms of academic theory, connot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origin of thought, The discourse of Chinese law changes from external division to internal unity; From "criticizing feudal culture" to "culture craze" to "taking culture as a method", from "rejecting the West" to "accepting the West", to "introspecting the West", which also reflects the hope that Chinese law and even the country's rule of law will move towards maturity.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治国家建设的地方实践模式研究”(12CFX001) 西南政法大学校级重点项目“国家建设与法治的地方实验研究”(2011-XZZD08)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帆;法治的本土化与现代化之间——也说秋菊的困惑[J];比较法研究;1998年02期

2 晨曦;;我国三次思想大解放的历史回望[J];理论参考;2008年07期

3 葛洪义;;论法律权利的概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4 冯卓慧;法律移植问题探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喻中;;吴经熊与马锡五:现代中国两种法律传统的象征[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6 于浩成;;论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J];法学杂志;1984年01期

7 杨兆龙;法律的枎}性和~|承性[J];华东政法学报;1956年03期

8 黄子鸿;关于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问题的讨论综述[J];法学;1983年09期

9 李步云;;再论我国罪犯的法律地位[J];法学杂志;1980年03期

10 ;武汉大学法律系教师举行法治与人治专题讨论会[J];法学杂志;198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水生;;论“重返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及其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尹春丽;;论中国法制发展的战略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王圣扬;孙世岗;;西方诉讼证明标准本土化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翟继光;;经济法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5 王超;;新世纪中国司法改革之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6 韩春晖;;论行政处分对象的范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10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新力;梁亮;;在自由与限制之间——认真对待大学章程[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苏颖;;互联网传播与公共领域——基于中国文明现代化进程语境里的讨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梁晓淮;张舒翔;;转变执法理念 严格遵法守法 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郭云忠;;《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白葵阳;;君子·书生·政治家——论瞿秋白的领袖魅力[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5辑)[C];2011年

10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郑现U,

本文编号:1507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07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0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