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抗战时期日伪北京市政府经济立法与经济掠夺概述

发布时间:2018-02-22 23:27

  本文关键词: 抗日战争 日伪北京政府 经济立法 经济掠夺 出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S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北京市政府为控制北京经济命脉,颁布了大量经济类的法律法规,这些法规破坏了北京经济发展的内在轨迹,造成了法制体系变革同经济场景之间的非良性互动。而只有实现民族的独立,民族国家的构建才是经济场景得到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Abstract]:During the Anti Japanese War, the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to control the economic lifeline of Beijing, issued a lot of economic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se regulations destroyed the internal locus of Beiji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ulting in a non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legal system reform with the economic scene. Only to achieve national independence, national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economic the scene of benign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D929;D922.29;K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静;沦陷时期北平的农村经济[J];北京党史;2002年04期

2 曾业英;日伪统治下的华北农村经济[J];近代史研究;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新娟;;长江三角洲棉业进口贸易的整体评估(1912-1936)[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2 周晓光;清代徽商与茶叶贸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马长伟;马陵合;;晚清芜湖子口贸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单福东,余谦;中国近代闭关锁国外贸政策的成因及其历史借鉴[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5 刘爱新;近代买办与中西经济交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李秀莲;;浅谈清末东北地区粮豆贸易与社会的变革[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陈静;沦陷时期北平的农村经济[J];北京党史;2002年04期

8 徐黎明;李爱芹;赵彬;;开放环境下的近代烟台城乡关系[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成二平;赵华;;抗战时期山西省土地损失原因及其生态影响略论[J];沧桑;2007年05期

10 李茹;;论社会变迁背景下术语“慈善”的出现与普及[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彭南生;;中间经济:近代手工业经济地位与作用的新阐释[A];近代中国(第十一辑)[C];2001年

2 陈争平;;不平等条约下近代关税制度的形成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3 王士花;;华北沦陷区粮食的生产与流通[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4 刘大可;;日本在山东占领区的农业掠取政策与农业“开发”[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5 王士花;;华北沦陷区粮食的生产与流通[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6 王士花;;华北沦陷区棉花的生产与流通[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7 曹明;;东北老行当调查综述(2012年9-11月)[A];春草集(二)——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国壮;从“自由市场”到“统制市场”:四川沱江流域蔗糖经济研究(1911~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永帅;近代云南的开埠与口岸贸易研究(1889-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5 魏鹏;战争与环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铭;20世纪中国家具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赵吉林;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羌建;近代南通棉业发展研究(1895~1938)[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温润;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胡海建;论唐廷枢[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驰;明代徽州茶业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段贤敏;抗战时期湖南煤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唐雅敏;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制与作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向春凤;近代重庆进出口贸易研究(1873—1919)[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宪功;风俗·环境·经济生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学忠;开埠通商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鑫;近代安徽农业种植结构变迁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苏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李德尚;近代安徽手工业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杨亚伟;抗战时期湖南机械工业[D];湘潭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业英;日伪统治下的华北农村经济[J];近代史研究;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梁云;简论我国经济立法的完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贾孔会;试论清末的经济立法[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06期

3 索光举;完善经济立法是反腐败斗争的迫切要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代雅洁;;抗战时期日伪北京市政府经济立法与经济掠夺概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S3期

5 谢华;;秦汉经济立法范围考察[J];湘潮(下半月);2013年12期

6 王玉灵;;北洋政府经济立法及其实效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欧阳文东;;宋代经济立法中的“民生”思想[J];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8 万方;浅谈秦的经济立法及其特点[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9 蔡迪;;19世纪末德国社会经济立法缘起考[J];外国法制史研究;2011年00期

10 萧正洪;秦农业经济立法探析[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光宇;马凌;;论完善经济立法[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郭雷;;完善我国经济立法的路径——以法与经济的研究演进为视角[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满达人;;日本经济立法史概论[A];外国法制史汇刊第一集[C];1984年

4 刘守刚;刘雪梅;;经济立法自由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背景[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C];2001年

5 马绍红;;试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立法的基本经验——以自治区经济立法为例[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6 王兰萍;;日本明治时期经济立法的背景分析——《新译日本法规大全》第九卷点校前言[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7 王鑫;;试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立法的依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8 蔡迪;;19世纪末德国社会经济立法缘起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C];2011年

9 王肃元;;略论地方经济立法中的效益问题[A];纪念甘肃省人大设立常委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傅光明;;论统筹城乡发展与统一经济立法[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社科院 郑,

本文编号:1525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25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c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