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的效力:以证人窃听的证言为例——基于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和普通法院的司法裁判
本文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民事诉讼法 联邦宪法法院 一般人格权 普通法院 民事诉讼证据 原告 被告 德国 证人 出处:《法律适用》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长久以来,理论界一直都对非法证据的效力问题倍加关注,因为这一命题本身不仅仅涉及到刑事诉讼程序,还关联到民事诉讼程序以及欧洲人权法院的程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发源于美国刑事诉讼,该规则的适用用以阻吓警察蓄意的取证行为,并且警察的行为具有足够的可归责性才有必要值得司法制度为此付出让可能的罪犯逍遥法外的代价。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集中反映了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theorists have bee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validity of illegal evidence, because the proposition itself is not only related to criminal proceedings, Also related to civil proceedings and the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The rule of exclusion of unlawful evidence originated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pplication of which was used to deter deliberate evidence taking by the police, And the police conduct is sufficiently imputable that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justice system to pay the price of impunity for the potential culprits. The rule of exclusion of illegal evidence is a central reflection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
【分类号】:D951.6;DD91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晓琨;;“索拉娅案”评注——德国民法中对损害一般人格权的非物质损害的金钱赔偿[J];现代法学;2007年01期
2 郑超明;;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以美国法的理论和判例为视角[J];知识经济;2011年17期
3 王燕;;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李秋芳;;毒树之果理论之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2期
5 刘国庆;;新西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启示[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赵宏伟;;民事官司如何“应诉”?[J];学问;2001年09期
7 刘海鸥;;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美国警察搜查权的调控——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演变为视角[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肖军;;浅析德国刑事诉讼法上的证据禁止制度[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9 ;法律信箱[J];兵团工运;2001年04期
10 张晨阳;;法院强制拍卖引发的纠纷不属民事诉讼受理范围[J];人民司法;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宏光;;构建我国专利权不侵权确认之诉制度——以美国确认之诉为借鉴对象[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2 宋平;;盐业诉讼中的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研究——以盐业诉讼制度史为视角[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3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法制改革[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4 张源泉;;德国之信息自决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郝庆芬;;日本一件专利侵权案的详述[A];专利法研究(2000)[C];2000年
6 冯琳;;清末修律——中国法律现代化的第一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7 宋建华;姜丹明;;行政解决专利侵权纠纷——英美有关法律法规择译[A];专利法研究(2000)[C];2000年
8 张a\;;董必武法治思想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9 ;北京交通噪声污染损害赔偿案[A];律师环境法律实务培训班教程[C];2001年
10 康文虎;;依靠法医学鉴定抗诉成功二起民事案件[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红阳;北京律师诉请一美国男子归还龙门石窟佛首[N];法制日报;2007年
2 本报法律组;侵权行为已行政处罚可否再提起民事诉讼?[N];检察日报;2007年
3 吴坤;首次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等[N];法制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沈静邋记者 袁京;拒付7200元房租 中介被罚7.2万[N];北京日报;2008年
5 熊海燕;对假释罪犯提起民事诉讼由何地法院管辖[N];检察日报;2005年
6 苏蓟 徐红;儿子被人打伤 父亲无权起诉[N];法治快报;2006年
7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韩昌言;民事诉讼中的诉讼行为论[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冯嘉林;由民政局为流浪汉维权案想到的[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诉讼主体须适格[N];人民代表报;2004年
10 沈树理 久毅;是司法行为不规范还是地方保护主义[N];今日信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加锋;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诉讼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蓝冰;德国民事法定听审请求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刘鹏;论俄罗斯民事诉讼法的变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刘玉华;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诉讼立法若干问题研究(1927-1937)[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谢冬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事审判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昕;俄罗斯民事检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8 余素青;法庭言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9 张大海;德国群体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章育良;清末诉讼文化转型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晓立;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白雨亭;美国证券集团诉讼首席原告制度对我国证券诉讼的借鉴意义[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戴莹;米兰达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刘永贤;论自由心证的保障与限制机制[D];河南大学;2009年
5 王漓江;试论民国时期的民事保全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刘瑞娜;美国第三人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施春强;英美诽谤法的历史发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王R,
本文编号:1525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25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