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立法起草主体法律规制的完善
本文关键词: 地方立法 起草主体 立法起草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立法法》对立法草案由谁起草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地方立法草案的起草工作缺乏专门的规定。现有的主要以法规的执行部门起草的方式,不仅滋生部门保护主义,产生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倾向,而且导致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设定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地方立法起草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明确立法起草主体的资格,确立起草主体的原则,规范起草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探索建立独立的地方立法起草机构,并使之法律化、制度化,是必要的且迫在眉睫。
[Abstract]:The "Legislative Law" has no specific provisions as to who shall draft the draft legislation, and there is no specific provision for the drafting of the local draft legislation. The existing way of drafting the draft legislation mainly by the enforcement departments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not only breeds departmental protectionism, In order to make the drafting of local legislation more standardized and scientific, and to clarify the qualifications of the main body of legislative draft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overlapping of departmental functions and the imbala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have resulted in the tendency of legalization of departmental interests.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establish the principle of drafting subject, to standardize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drafting subject,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ependent local legislative drafting institutions, to legalize and institutionalize them.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立法研究中心;南昌大学法学院;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行政立法责任问题研究”(JD1347) 江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阿计;;法案起草,坚守民主公正的立法起跑线[J];楚天主人;2007年02期
2 肖子策;论地方立法起草方式改革[J];法学;2005年01期
3 王春业;;论行政立法的中立化起草[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黎晓武;李政;;论公众对地方立法的全方位参与[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宏光;;立法权与立法生态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曹晓谦;;论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配置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王圭宇;;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划分标准之检视——以中、美两国为对象的比较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孙洪坤;从立法技术角度看刑事诉讼立法的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王秀哲;浅议我国地方立法的完善[J];北方论丛;2003年02期
6 张博源;;医疗执业法制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7 于兆波;略论立法决策程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李乐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4期
9 杨峰丽;从促进就业入手构建我国失业保险法律体系[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李海明;朱翠;;依法治校之良善制度[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建廷;;我国地方海洋立法分析[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熊路;;论《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对职权的规定——基于立法学和检察学的双重视角[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江子浩;李剑;马贝艺;余飞麟;李萍;;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A];2006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兴坤;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南京大学;2010年
2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阳飞;我国就业公平及其制度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陈光;我国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宗树兴;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徐秉晖;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法[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黄元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朱淑娣;WTO体制下国际贸易救济审查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姜立文;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曦;税收授权立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丽文;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缪戎;纯网商行政监管立法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旭光;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立法观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孙媛媛;公众参与环境立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么薇薇;管理部门条款的法理与表述[D];南开大学;2011年
8 程舟;论中国法官造法的实践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朱清源;较大的市的立法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郭泽霞;中国当代教育立法研究(1949~1985)[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肖子策;论地方立法起草方式改革[J];法学;2005年01期
2 苗连营,李培才;论法案的起草[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汪全胜;立法回避制度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上官丕亮;立法法对行政立法程序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J];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廉津生;;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J];人大工作通讯;1998年10期
2 胡正旭;论地方立法的依法性和依地域性根据[J];甘肃社会科学;1992年03期
3 陈美华;;开拓地方立法空间[J];人民政坛;2004年03期
4 郑国华;;探讨地方立法理论 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十四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立法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人民政坛;1995年12期
5 裴小梅;;探寻地方立法的出路——兼论律师参与地方立法的必要性[J];人大建设;2004年02期
6 钱富兴;王宗炎;;关于当前地方立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人大月刊;2011年07期
7 杨景宇;加强地方立法工作 提高地方立法质量[J];求是;2005年14期
8 纪荣荣;;中部六省地方立法比较研究[J];人大研究;2010年07期
9 赵立新;金胜君;;对地方立法审次制度的思考[J];吉林人大;2009年12期
10 ;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地方立法[J];党的建设;199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小林;;地方立法立项的经济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冯袁冰;;当前地方立法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任永强;季林;张卫华;;影响地方立法质量的原因及其对策——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思考[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马斌;;地方立法几个理论问题与甘肃20年地方立法实践[A];纪念甘肃省人大设立常委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汤恩婧;;试述在地方立法中如何充分运用合理论证的立法技术[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钱宁峰;;江苏省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陈永进;;加强我省地方立法 保障青海经济发展[A];大开发探索——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易凌;;影响长三角地方立法效益的因素及其对策——一种成本效益分析的视角[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董跃;;对生态文明法律化若干问题的再思考——以地方立法评估结论为研究基础[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谢天放;宋箐;崔凯;;地方立法特色研究(主报告)[A];2006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付鹏;地方立法要“博采众长”重创新[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王庆云;地方立法必须注意的五方面[N];人民代表报;2006年
3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副主任 杨竞赛;地方立法要具有可操作性[N];人民代表报;2007年
4 记者 刘亚辉;全面提升地方立法水平和质量[N];河南日报;2006年
5 刘锦森;地方立法应当保持连续性[N];人民代表报;2006年
6 赵文明;湖南省领导要求加强地方立法[N];法制日报;2008年
7 记者 刘宇;立法:越来越重民意重人本重质量[N];山西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辉 通讯员 张凤魁;清晰的足迹 健康的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9 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南昌地方立法在改革开放中嬗变[N];南昌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朱玉龙 实习生 邴帅;地方立法为鞍山发展保驾护航[N];鞍山日报 ;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锦辉;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2 李长城;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付明喜;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金山;清代蒙古地区地方立法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黄元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胡晓红;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王诚;改革中的先行先试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荆月新;民国末期中央立法权的思想与文本研究(1947—1949)[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任广浩;当代中国国家权力纵向配置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袁家超;清代契约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会生;“东引西进”与地方立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晓蕾;我国地方立法的困境与思考[D];西北大学;2012年
3 陈立;地方立法审议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4 陈爱军;论地方立法[D];安徽大学;2003年
5 章挥;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李连鹏;执行性地方立法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高淑敏;简论我国地方立法制度的完善[D];郑州大学;2010年
8 周传发;地方立法立项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赖燕飞;地方立法中的旁听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征;论我国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27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2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