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美国洪水保险法律制度研究——兼论其变革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3-01 05:00

  本文关键词: 洪水保险 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 法律制度 变革 出处:《清华法学》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美国是遭受洪水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为降低洪灾损失、减轻政府财政救助负担、实现对洪泛区土地利用的有效管理,美国出台了1968年国家洪水保险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洪水保险。该法出台后历经多次变革,适用至今。相关变革通过对洪水保险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对投保人、保险人间利益关系的不断衡平,逐步实现着其立法目标。该等立法及变革对于中国洪水保险法律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United States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seriously affected by flood disaster. In order to reduce flood losses, reduce the burden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aid and realiz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land use in floodplain areas, the United States promulgated the National Flood Insurance Act of 1968. Implementing flood insurance nationwide. The law has undergone many changes since its promulgation an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present. The relevant changes have been achieved throug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of flood insurance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interests of policy holders and insurance people. The legislation and reform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lood insurance legal system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9批面上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冼青华;;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历程、现状与改进[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2 程晓陶;美国洪水保险体制的沿革与启示[J];经济科学;1998年05期

3 卓强;;中国建国以来洪水损失分析和中美洪水保险比较研究[J];金融经济;2007年22期

4 李逸波;陈宝峰;;政府参与我国洪水保险的理论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01期

5 胡新辉;王慧敏;;洪水保险理论基础及保费影响因素分析[J];人民黄河;2008年11期

6 陈宝峰,任金政;我国开展洪水保险的必要性分析[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03期

7 王本德,于义彬;洪水保险的理论分析与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8 ;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介绍[J];水利电力科技;2006年03期

9 汪秀丽;;浅论中国的洪水保险[J];水利电力科技;2006年03期

10 万群志,程晓陶;中国洪水保险的实践与探索(摘录)[J];水利经济;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建华;龙艳;;发达国家巨灾保险研究——基于英、美、日三国的经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1期

2 戚泳锋;;基于洪水问题的保险制度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8期

3 周学峰;;巨灾保险制度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张琳;邵月琴;;我国洪水保险设立模式探讨[J];保险研究;2010年08期

5 毛凤莲;戴荣富;周克发;;洪水保险现状及我国洪水保险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浅议[J];大坝与安全;2010年05期

6 何霖;;我国构建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赵苑达;;洪水灾害损失的风险分析与国家洪水保险制度的探讨[J];管理世界;2005年04期

8 罗超;;论洪水保险的政府介入[J];经营管理者;2009年23期

9 何霖;;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研究现状及展望[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解伟;李宁;杨娟;吉中会;吴吉东;刘雪琴;张鹏;;灾害风险科学视角的救灾保险制度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柴化敏;;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的洪水保险分析[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2 张琳;邵月琴;;我国洪水保险设立模式探讨[A];保险、金融与经济周期——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0[C];2010年

3 周念来;周玉琴;;蓄滞洪区洪灾损失分散模型研究[A];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C];2008年

4 柴化敏;李加明;;我国洪水保险的基本问题研究与模式探讨[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5 蒋建军;张润民;冯普林;;渭河下游防洪工程洪水保险的尝试与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6 周念来;周玉琴;;蓄滞洪区洪灾损失分散模型研究[A];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C];2008年

7 张琳;邵月琴;;我国洪水保险模式构建探讨[A];全国巨灾风险管控与巨灾保险制度设计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领娣;中国灾害综合管理机制构建研究——以风暴潮灾害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陶建平;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3 郑德凤;雨洪资源与地下水资源联合调控理论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曾立新;巨灾风险融资机制与政府干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陈少平;洪灾保险的经济学分析与中国洪灾保险模式探讨[D];南昌大学;2008年

6 冯峰;河流洪水资源利用效益识别与定量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招;水库的洪水资源化理论和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瑾;巨灾保险制度国际比较:理论困境、政策突破及中国启示[D];南京大学;2011年

2 邵月琴;我国洪水保险模式的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赵继华;铁路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刘昕晰;完善我国巨灾风险融资体系的路径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5 崔红艳;基于GIS的辽河三角洲潜在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晓丽;太湖流域洪水灾害与洪水保险的基本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阳;中国蓄滞洪区补偿保障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刘庆红;蓄滞洪区洪水保险与再保险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丁灿辉;我国洪水保险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10 李珂;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苑达;日本地震保险:制度设计·评析与借鉴[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王栋,朱元u!;风险分析在水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李学勤;;论我国巨灾保险法的构建[J];经济论坛;2006年02期

4 李逸波;陈宝峰;;政府参与我国洪水保险的理论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01期

5 甘小荣;;对我国洪水保险的可行性研究[J];人民黄河;2007年09期

6 付湘,刘宁,纪昌明;我国洪水保险的实施方式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3年04期

7 姜付仁,程晓陶,向立云,吴玉成;美国20世纪洪水损失分析及中美90年代比较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8 华家鹏,李国芳,周毅;洪水保险研究[J];水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9 程晓陶;新时期大规模的治水活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一论有中国特色的洪水风险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01年04期

10 杨名亮,程涛,刘国平;美国洪水保险的实施与我国开展洪水保险的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02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海南大学法学院 徐民邋缪晨;[N];中国保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鹂;中国种植业生产风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永东;论汉代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的变革[J];孔子研究;2000年01期

2 高志玲,王运才;论法律文化现代化[J];台声.新视角;2005年01期

3 安乙文;;试论清末法制变革中的法的移植[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3期

4 徐永康;交汇与融合: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主旋律[J];法学;2003年09期

5 刘刚;;“礼”文化社会的法律意识[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6 沈大明;;魏源变革清代法制的思想[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徐宝龙;;《宋刑统》对《唐律疏议》的继承和变化[J];经营管理者;2011年11期

8 糜彬彬;;济贫法变革反映出的英国社会的变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15期

9 肖亚男;;论法律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法律发展[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4期

10 高拾如;;浅析法律观念变革及其根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忠军;;征信法律制度中的政府角色[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魏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制度的社会学思考[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孙国强;;序[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谢瑞平;;法律制度的行为效率研究[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潘伟杰;;习俗与法治:法律制度创新的限度[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6 高清;;绿色制造法律制度的创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7 汪志平;李致平;;日本新公司法:演进、背景和变革[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宗金;彭谦;董士靖;;董必武同志民族法制思想及其实践的初步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9 鲁玲;;加强法制建设,,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制度保障[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10 许中起;彭谦;;学习董必武法制思想 加强我国民族立法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北大学法学院 刘雁冰 吴小鹏;清代新疆法律制度述略[N];光明日报;2010年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郭守仁;美国政府的宗教团体管理现状与法律制度基础[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羽扬;法律制度背后的支撑[N];检察日报;2000年

4 童之伟;法治不同于法制[N];贵阳日报;2009年

5 海通证券研究所 金晓斌 刘和平;认股权法律制度研究[N];中国证券报;2000年

6 张博;美国儿童保护法律[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刘定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价值分析[N];光明日报;2002年

8 雷秦平;以“广信”事件谈我国对外担保法律制度[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9 杨鹏远;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基础[N];白银日报;2008年

10 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 检察长 张培中;从法律制度看旧西藏的残酷与野蛮[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益刚;民国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赵旭;法律制度与唐宋社会秩序[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夏扬;上海道契:法制变迁的另一种表现[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田洪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孟庆瑜;分配关系的法律调整[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夏邦;晚清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向阳;清代治理邪教犯罪研究(1644-1840年)[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李秀清;日耳曼法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吴真文;法律与道德的界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骐;清朝中央政府治藏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2 曲景;民工问题与法律制度的转型[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刘威;中国反性骚扰法律制度建构的后现代向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黄羽茜;美国信用消费保护法律体系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沙荣珍;周代宗法制度下的法律制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何川;美国辅助技术法律研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素云;法律制度有效性条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万金波;美国场外证券市场法律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厦门大学;2006年

9 尹长松;弗里德曼的法律文化观[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唐榕;论法律维度下的个体自由[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50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50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d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