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习惯如何进入国法——对当代中国习惯处置理念之追问

发布时间:2018-03-05 17:39

  本文选题:习惯 切入点:国法 出处:《清华法学》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我国当代法治实践中,习惯处于国法之静态规则体系和动态运行机制上的"次选"、"末选"地位,这反映了我国当代法治理论在民间习惯与国家法律关系上坚守的"进化命题"、"分离命题"和"指向命题"等三大基本命题及其处置理念。因而,从理论上颠覆这三大基本命题并清除其制度性后果,是习惯无障碍地进入国法的必行之举。
[Abstract]:In the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custom is in the position of "secondary election" and "final selection" in the static rule system and dynamic operating mechanism of national law. This reflects the three basic propositions of "evolution proposition", "separation proposition" and "pointing proposition", which are adhered to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k custom and national law in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subvert these three basic propositions and eliminate their institutional consequences in theory.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立法与习惯法研究”(批准号11BFX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鸿飞;论民事习惯在近现代民法中的地位[J];法学;1998年03期

2 白冰;张淑萍;樊王妮;;习惯规则司法适用的困境及出路[J];理论月刊;2010年04期

3 李保平;;从习惯、习俗到习惯法——兼论习惯法与民间法、国家法的关系[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4 郭婧;吴大华;;侗族习惯法在当今侗族地区的调适研究——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为例[J];民族学刊;2010年02期

5 扎洛;;社会转型期藏区草场纠纷调解机制研究——对川西、藏东两起草场纠纷的案例分析[J];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6 李剑;;超越二元对立——再论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关系[J];前沿;2011年05期

7 韦志明;刘明翠;;民族习惯的国家表达——以少数民族环境习惯为侧重点[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8 尹凤桐;;论民事习惯法与民法典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9 杨建军;;惯例的法律适用——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02期

10 李艳秋;;试论法律推理中逻辑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J];学习与探索;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镭;习惯与法律:两种规则体系及其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天水;;宋元公案小说与宋元法律[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2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徐学鹿;梁鹏;;商法风险分配机制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4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5 陆德生;纪荣荣;;江泽民民主宪政思想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6 潘艳红;;论行政垄断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陈晓聪;;动物保护立法的伦理思想源流[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10 侯作前;周鲁耀;王伟;;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法分析——兼论地方的经济调控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陈新生;金石;;检察机关对刑讯逼供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德忠;;发挥社会资本优势 促进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9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刘敏;;社会资本的建构: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视角[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红颜;商人自治组织的发展及相关法律思考[D];河北大学;2007年

7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8 张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认定相关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玉;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广安;传统习惯对清末民事立法的影响[J];比较法研究;1996年01期

2 黄金荣;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3 刘作翔;;习惯的价值及其在中国司法中面临的问题[J];法律适用;2008年05期

4 曾宪义;马小红;;中国传统法的“一统性”与“多层次”之分析——兼论中国传统法研究中应慎重使用“民间法”一词[J];法学家;2004年01期

5 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6 粟丹;;从款约的发展看侗族法文化的变迁[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谢晖;;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十九)[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周守玉;;民俗习惯在司法应用中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曹博俊;;论我国侦查权的性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李龙;公益法简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毅平;;中国古代的习惯法及其当代意义[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窦国强;;试论当代中国习惯与法的关系[J];知识经济;2010年07期

3 张麦昌,庞从容;法治之基本要件:法律可循——立法的文化视角[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4 赵连裕;涂改撕毁档案 国法实难容[J];陕西档案;1995年05期

5 周简;习惯法国家如何处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J];华北国防医药;2000年03期

6 喻晶;焦翔;;农村习惯法与现代法治[J];台声.新视角;2005年07期

7 张志芳;;习惯法刍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8 高其才;;探寻秩序维持中的中国因素——我的习惯法研究的过程和体会[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03期

9 高军;;试论习惯法及其适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欧阳文东;肖静;;民间习惯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斌;;盐业契约中的习惯法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2 王雪梅;;清代自贡盐业契约中习惯法实施的保障机制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谷安梁;;我国法理学的20年[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4 淡乐蓉;;“赔命价”习惯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识性规则[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5 韩荣培;;水族习惯法的社会功能[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6 温世扬;;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几点认识[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7 张渝;王佳;;清代占里侗族婚姻习惯法研究[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8 徐晓光;;清朝政府对苗族立法与苗疆习惯法的准用[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9 张镭;;习惯生成问题新论[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10 李剑;;论南诏的法律制度[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自由撰稿人 路玫言;又现“安元鼎”是对国法民权的挑战[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本报通讯员 杨慧 本报记者 游春亮;做贸易切记了解对方国法律[N];法制日报;2001年

3 帅政;国法何时变成了任人搓揉的泥巴[N];发展导报;2001年

4 沈岚 穆艳;“村规”岂可抵触“国法”[N];江苏经济报;2002年

5 ;日众院通过经济制裁他国法案[N];人民日报;2004年

6 主持人 中央军委法制局 张建田;私藏弹药 国法难容[N];检察日报;2000年

7 孙笑侠;中国法的“形”与“神”[N];法制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秦平;法律职业共同体:法治社会的标志[N];法制日报;2002年

9 魏衍亮;两大法系与我国法制改革的新格局[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广东商学院经济学院 蒋华林;习惯法的前世今生[N];检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厉尽国;法治视野中的习惯法:理论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7年

4 王新生;习惯性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周欣宇;文化与制度:藏区命价纠纷的法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袁家超;清代契约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徐菲;希伯来法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王佳慧;当代中国农民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2007年

9 陈颐;腓力四世到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法律与国家建构[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郭婕;明代商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唐新林;论习惯法的意义[D];四川大学;2004年

3 王旭;清代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地租佃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黄民;论本土资源的现代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于现忠;关于我国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几点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曾思平;清代以来岭南地区瑶族习惯法初探[D];暨南大学;2002年

7 王琳;论我国习惯的地位及其与国家法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范景萍;认真对待习惯法[D];四川大学;2007年

9 朱泽坤;中国古代成文法形成时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付五平;论尼日利亚伊格博族习惯法[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71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71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f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