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生长与民族复兴

发布时间:2018-03-05 17:16

  本文选题:法律生长 切入点:民族复兴梦 出处:《法学论坛》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萨维尼与蒂堡关于是否编纂德国民法典的争论其实是一场法律生长与民族复兴关系的辩驳。萨维尼从法的民族精神出发,反对十九世纪初叶的德国编纂统一民法典,因为在他看来,源自抽象理性的民法典不仅难以实现德国的政治统一,而且可能破坏已有的以罗马法为基础的德国普通法。萨维尼和蒂堡不同的法律观所生发的"自生自发论"和"理性建构论"两种法律生长模式对于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梦中的法律生长样态具有意义。法律在近代中国的各种民族复兴方案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洋务运动夹缝中零碎生长的法律难以为近代中国的民族复兴梦提供基本的制度支持;戊戌变法"改革官制"为核心的法律维新与孙中山领导的颠覆清朝政权的宪制革命,由于没有从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出发而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人从农民和土地出发,以变革农村土地制度为切入点的社会制度巨变使近代中国的民族复兴梦想成真,并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政法传统为标本的法律生长道路。当代中国的法律生长道路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经验与理性、守成与变革中稳妥推进,为新时代的"中国梦"奠基铺路。
[Abstract]:The argument between Savini and Tibourg on whether to codify the German Civil Code is in fact a rebutta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wth of law and the national rejuvenation. Savini, proceeding from the national spirit of the law, opposes the compilation of the German unified civil code in the beginning of 19th century. Because, in his view, the civil code, which originated from abstract reason, was not only difficult to realize the political unification of Germany, And it may destroy the existing German common law based on Roman law. The "spontaneous theory" and "rational constructivism" of the different legal views of Savini and Tibourg are two kinds of legal growth models for the analysis of modern China. The growth of law in th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is meaningful. Law plays a different role in various national rejuvenation schemes in modern China. The piecemeal growth of laws in the gap between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Movement of Westernization is difficult to become th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in modern China. Providing basic institutional support; The reform of law at the core of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and the 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 led by Sun Zhongshan to subvert the regime of the Qing Dynasty, Without proceeding from the basic problems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it is difficult to get rid of the fate of failure. The Chinese Communists set out from the peasants and the land.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social system, which began with the reform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made th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 reality in modern China. The law growth road of contemporary China should be advanced steadily i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experience and reason, conservation and reform,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Chinese Dream in the new era.
【作者单位】: 北京行政学院法学部;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薛军;;蒂堡对萨维尼的论战及其历史遗产——围绕《德国民法典》编纂而展开的学术论战述评[J];清华法学;2003年02期

2 张世红,胡海建;轮船招商局股份制特征浅论[J];江苏商论;2004年12期

3 孟庆友;;萨维尼“民族精神”说的政治智慧[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魏治勋;;司法现代化视野中的“马锡五审判方式”[J];新视野;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陈静;;他者伦理视域中的当代人际和谐建设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王显成;李鸿章督直期间的抗灾救灾实践及其教训[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陈义平;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黎俊祥;晚清新政的困境——以官制改革为中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江立新;洋务运动与晚清法律近代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陈勇勤;晚清知识分子褒贬荀子的背后[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8 贺金林;清末僧教育会与寺院兴学的兴起[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9 吴宝晓;;19世纪的地方政府与荒政——兼论李鸿章在直隶的赈灾活动[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10 李忠萍;;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人才思想探析[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婧;;规则尊重与城市公共秩序文明的构建[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戴治勇;;信息与法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黄凯南;;秩序扩展与停滞: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的交互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何东霞;;法经济学——一个法律的经济效率视角[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蒋婷;;行政执行过程中的公民权益维护问题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恩惠;韩国传贳权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媛媛;京汉铁路早期经营研究(1895-191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云;晚清立宪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世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竞争法制建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A·F·J·蒂堡;傅广宇;;论制定一部德意志统一民法典之必要性[J];比较法研究;2008年03期

2 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3 张小杰;关于柏林大学模式的基本特征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邢来顺;19世纪德国统一运动的再思考——近代德国统一进程三部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申卫星;;中国民法典的品性[J];法学研究;2006年03期

6 马锡五;;马锡五副院长在全国公安、检察、司法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书面讲话[J];人民司法;1959年10期

7 范愉;;民间社会规范在基层司法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易继明;民法典的不朽——兼论我国民法典制定面临的时代挑战[J];中国法学;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1571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71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6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