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认知基
本文选题:认知 切入点:内生偏好 出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法律是一个社会认知体系,法律的效能依赖于人的认知能力,同时也塑造人的认知模式。有限理性可能妨碍市场发现交易对象的真正价值,因此法律介入市场,并对权利进行保护是必要的。但状态依存偏好——禀赋效应和双曲贴现会通过私人信息、个人信念等影响权利保护规则的选择。
[Abstract]:Law is a social cognitive system, the effectiveness of law depends on the cognitive ability of human beings, and it also shapes the cognitive mode of human beings. Limited rationality may prevent the market from discovering the real value of the trading object, so the law intervenes in the market. It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the right, but the state dependent preference-endowment effect and hyperbolic discount will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the right protection rules through private information, personal belief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900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叶德珠;王聪;李东辉;;行为经济学时间偏好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0年04期
2 张维迎;作为激励机制的法律——评《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孙笑侠;郭春镇;;法律父爱主义在中国的适用[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春贵;曾小玲;;论企业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制约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万江;;霍布斯丛林的真实模拟——秩序形成的另类逻辑[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艾佳慧;;破产程序中的合约安排——现行破产管理人制度检讨[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苏力;;弱者保护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孕妇李丽云死亡事件切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马特;;父爱主义与“还地于民”[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6 章帆;;管理的协同效应与组织的社会资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薛军;;民法的两种伦理正当性的模式——读徐涤宇《原因理论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7年03期
8 温江涛;朱晓俊;;企业理论述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7期
9 黄卫华;经济转型中的制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张荣齐;;连锁企业的核心能力要素解析[J];商业研究;2006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曲振涛;肖芳;周方召;;公司法契约路径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董直庆;王林辉;张屹山;;制度均衡过程和制度效率:基于非对等资源禀赋结构的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在权力运作中的困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朱富强;;不完全契约、法律协调失败与自我约束机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朱富强;;协调和监督两类功能的角色变化与法律的未来发展——兼论法律的本质功能及其现实异化[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国家理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刘世定;;嵌入性与关系合同[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社会发展与文明对话”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海涛;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钟琪;危机应对体系评估与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6 平力群;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薇;中国保险监管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志刚;基于适应性效率的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游春;国有企业的政策绩效[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继胜;文化产业发展中制度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徐扬;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纪操;诺斯、巴泽尔关于国家理论思想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沈公韬;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制制度变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刘再衡;制度困境与机会缺失[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薛芳芳;社会资本与契约稳定性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张鹏;交易效率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张稳稳;法律家长主义研究中的利益问题与能力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安丹;酒后驾车行为入罪化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幼蒸;原始仁学的意义——《论语》文本的符号学—解释学读解法[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2 蔡定剑;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梁涛;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J];哲学研究;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细建;廖进球;;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9年10期
2 牟诹静;刘安丽;;犯罪决策的行为经济学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03期
3 崔卓兰,孙波,骆孟炎;地方立法膨胀趋向的实证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4 樊钉;公共组织科学决策的理性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秦勃;;有限理性:理性的一种发展模式——试论H·A·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J];理论界;2006年01期
6 翁洁;;诚实信用与现代法治[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荣正通;胡礼忠;;国际危机管理的“有限理性”——以古巴导弹危机为例[J];国际论坛;2007年01期
8 尹德洪;;法律经济学批判[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崔光胜;莫光财;;房地产价格上涨中的地方政府有限理性行为分析[J];新视野;2008年01期
10 严荣;;转型背景下政策创新的扩散与有限理性学习[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卿志琼;;拆迁中的情绪事件:禀赋效应、财政幻觉与公共政策——一个行为经济学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唐程艳;杜秀芳;王颖霞;;内、外群体刻板印象的选择性加工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朱德元;;论行政事务中的有限理性及其提高[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黄凯南;;不完全合同理论——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视角[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雪鹏;朱月龙;;自尊对个体决策不一致的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黄劲松;孙健伟;;禀赋效应对产品更换决策的影响[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ma含;沃建中;赖雅薇;徐华;黄飞;何烨炜;;认知资源和内-外群体对大学生依赖刻板印象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许科;刘永芳;;有限理性信任观:对理性计算和非理性态度的整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冯雷鸣;蔚超;;政府的有限理性与行政决策机制的改革和完善[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陆宇建;吴爱平;张继袖;;“中航油”事件的行为金融学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日本发表电信消费者保护规则指南[N];人民邮电;2004年
2 ;有限理性问题的一个纵深研究[N];光明日报;2004年
3 常健;公共决策中的有限理性[N];天津日报;2004年
4 陆国庆;从“有限理性”看公平性[N];中国证券报;2005年
5 曹林;以“有限理性”面向公民社会[N];光明日报;2003年
6 周新;从理性到有限理性[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吴蔚 杨明;纳税义务不可转让[N];江苏经济报;2002年
8 彭兴庭;市场经济的演进与《消法》的困局[N];经理日报;2005年
9 陈春花;寻求“满意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袁东;从无限理性到有限理性[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印;出行者有限理性条件下的网络均衡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徐红利;基于有限理性的城市交通系统均衡与拥挤收费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秦青;时间偏好的动态不一致下的信息控制[D];复旦大学;2007年
4 赵鸣;汉语等级含义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郭晔;“有限理性”框架下证券交易监管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徐元栋;新有限理性概念下的股市异常现象及股市波动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凤华;模糊决策中决策偏好的情景依赖性[D];西南大学;2010年
9 林文生;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与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李平;基于有限理性的市场微观结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丽华;情绪和记忆提取信息对禀赋效应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0年
2 徐晓惠;提取顺序对禀赋效应的影响及其随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宝兰;超越理性假设[D];厦门大学;2006年
4 陈东升;论现代法治人[D];吉林大学;2005年
5 童灿;基金经理的“有限理性”行为对基金投资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肖凯;金融市场噪声交易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曾铮;严格理性下高速公路和辅路行车的效用最大化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卓后腾;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与收益的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亮;影响有限理性实现程度的因素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马寸;行政决策过程中公共利益偏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94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9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