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形式理性法律的特质——韦伯视野及当代价值
本文选题:韦伯 切入点:形式理性法律 出处:《法学杂志》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韦伯认为直至现代资本主义阶段,形式合理性法律开始形成并成为最具合理性的法律形态。韦伯视野中的形式理性法律具有权威性、确定性、平等性、自治性、专业性、合法性等特质。总结、重温和厉行这些形式理性法律特质,对于我国当下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Abstract]:Weber believed that until the stage of modern capitalism, the law of formal rationality began to form and became the most rational form of law. In Weber's vision, the law of formal rationality had authority, certainty, equality, autonomy and professionalism. Summing up, reviewing and enforcing these leg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l rationality have important enlightening value for the current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rule of law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桂林;;哈贝马斯的法律商谈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意义[J];法学杂志;2010年03期
2 肖生宜;;审判人员的口头法律用语须准确[J];法学杂志;1988年02期
3 吴增基;现代法治的形式理性品格[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公丕祥;韦伯的法律现代性思想探微[J];学习与探索;1995年05期
5 毕天云;论韦伯的现代性思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黄文艺;;为形式法治理论辩护——兼评《法治:理念与制度》[J];政法论坛;2008年01期
7 张文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锐;;行政法的和谐价值及其实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3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翟继光;;论经济法的运行机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方潇;;革命话语下的理性思维——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江莹;试析资本主义精神及自我否定——读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朱寿兴;;网络文学的公共空间建构与文学网站的使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范丽娟;;文化现代化: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着力点[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10 许思义;;对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再认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靳雪梅;;社会学视角下的纳古私营经济[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秦越存;;现代性伦理危机与西方共同体主义的困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梅珍;;哈姆雷特形象的伦理视角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黄凯南;;秩序扩展与停滞: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的交互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龙永干;;蜕变的努力与“革命”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敏;;企业家精神对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8 戴艳军;刘则渊;;论科学技术的道德评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秦越存;;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实践哲学进路[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燕玲;关联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熊颖哲;政治思想的演变:欧文·克星斯托的右翼化和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侯健;实质法治、形式法治与中国的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3 冯书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J];人民论坛;2005年02期
4 王人博;一个最低限度的法治概念——对中国法家思想的现代阐释[J];法学论坛;2003年01期
5 罗峰;实现法制现代化的障碍[J];探索与争鸣;1998年02期
6 沈宗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中国法学;1999年01期
7 张斌峰;从事实的世界到规范的世界——评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对言语有效性范畴的超越与拓展[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应君;柳波;刘顺宝;;韦伯与哈贝马斯的理性概念:一个比较分析的视角[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夏江旗;对“价值无涉”方法论的检讨——兼及马克斯·韦伯的学术失误[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苏国勋;麦克思·韦伯社会学思想概观(续一)[J];哲学动态;1986年09期
4 严存生;法之合理性问题──麦考密克与韦伯之比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5 王小章;政治家应该恪守什么样的道德准则——马克斯·韦伯论“克里斯玛”领袖和责任伦理[J];浙江学刊;2004年04期
6 王浩斌;市民社会: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历史语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陈纪;试比较福柯与韦伯的权力观[J];邢台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许静;;韦伯的官僚制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9 王志勇;韦伯的法社会学思想初探[J];法学评论;1988年04期
10 侯健;韦伯论近代法治与儒家伦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金钊;;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及其“合法性”理论问题研究[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黄亚妮;;儒家法律思想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3 方开玉;;走出档案法治建设的误区[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4 王津秋;杜以同;;2008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法治建设[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任莹斐;;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完善措施[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王刚;;法治建设:构建和谐海关的必然途径[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7 田忠承;;切实加强法治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海关[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8 林志勇;李庆华;石向阳;;加强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海关的内在要求[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9 张俊明;;民主党派是构建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龚恒超;;和谐视野下的社会利益失衡治理法治进路——基于董必武法律思想的精髓[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冈市委书记 刘善桥;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法治建设[N];湖北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孟轩;蒙城强本固基推进法治建设[N];安徽日报;2009年
3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张志;城乡统筹和谐发展进程中的法治建设[N];菏泽日报;2009年
4 记者 陈广娟;在更深层次上研究探索法治建设规律[N];江苏法制报;2009年
5 民盟四川省乐山市委委员、民盟市中区总支委员、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邹虹;法治建设构建平等和谐美好的社会[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6 晴生;无锡法治建设经验全省推广[N];无锡日报;2009年
7 襄垣县县委书记 张红星;加强法治建设 促进县域和谐[N];长治日报;2009年
8 于方;市检察院开展村企法治建设预防咨询活动[N];宜兴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健;推进法治建设 服务科学发展[N];天津政法报;2009年
10 记者 姜瑜 整理;浦东金融法治建设专家谈[N];上海金融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爱军;论韦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意义[D];复旦大学;2012年
2 刘涛;当代中国政法委员会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陈立龙;法治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程苗;韦伯形式理性法理论之评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姒鹭;行政伦理法治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善英;理性化与人类生存境况[D];山东大学;2008年
8 金星;论韦伯思想中的自然法[D];吉林大学;2009年
9 郑飞;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张飞熊;意义创造[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晖;食品安全法治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宋文卓;论儒家思想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5年
3 曹雪飞;我国现阶段法治建设中的法律移植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刘启明;论传统法律文化的流弊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影响[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5 郭为禄;教育消费权益与我国教育法治建设的若干问题[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6 曹文宏;哈耶克法治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华侨大学;2005年
7 刘志峰;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移植之路探析[D];山西大学;2007年
8 杨博炜;对“公民不服从”的法理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米振宏;中国政治现代化与法治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林梁效;法律实证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法治的启示[D];华侨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98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98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