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国“机关法人”刑事责任述评及其借镜

发布时间:2018-03-28 15:58

  本文选题:国家 切入点:地方行政部门 出处:《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11期


【摘要】:法国刑法中,国家不承担刑事责任,地方行政部门及其联合团体只有符合特定条件——即涉案行为发生在其实施可以签订公共服务委托合同的活动时,才承担刑事责任。国家刑事责任的例外和地方行政部门刑事责任的限制是法国法人刑事责任理论和实践中的主要难点,关键在于对"可以签订公共服务委托合同活动"的认定。该概念来源于行政法,刑法既需尊重行政法的成果,又要保持本身价值判断的独立性;法国学界对该刑法理论和实践间龃龉的探索已形成可观共识。这对于反思我国法中"机关是否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责任设置"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对比和借鉴意义。
[Abstract]:In French criminal law, the state does not bea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nd their associated groups only meet the specific conditions-that is, the conduct involved in the case occurs when they carry out activities for which a public service entrustment contract can be concluded. The exception of national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limitation of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loc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re the main difficultie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French legal persons. The key lies i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activity of signing public service entrustment contract". The concept comes from administrative law. Criminal law should respect the achievements of administrative law and maintain the independence of its own value judgment.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iscord betwe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riminal law has formed a considerable consensus in French academic circles, which is helpful to reflect on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whether the organ can be the subject of the unit crime" and "whether the unit crime liability can be set up" in our country's law. Important contrast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水平公派留学生项目”资助
【分类号】:D956.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华;刑法第93条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问题探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高铭暄;彭凤莲;;论立功的成立条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李飞虎;葛进;;论累犯的权利保障[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陈小彪;;单位不法行为之剖析——侧重于刑事违法性[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冒蓓蓓;试论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人的定罪[J];当代法学;2002年08期

6 刘爱军;对普通累犯成立条件的再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7 游伟,徐虹;科学界定“挪用公款不退还”与“挪用转化为贪污”[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杨凯;论新刑法中的单位累犯[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陈u&;侵占罪辨析[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09期

10 苏彩霞;单位累犯法典化之分析及立法建议[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静;;我国刑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累犯规定浅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何承斌;贪污犯罪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任继鸿;贷款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黄嵩;贷款诈骗罪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石磊;单位犯罪关系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6 安文录;公司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刘宇;民刑关系要论[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洪青;附加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金福;论立功制度[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媛;受贿罪主体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刘鲜涛;计算机犯罪立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刘刚;自首司法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宋陈平;贪污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柱民;受贿罪侦查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高见远;论单位共同犯罪[D];西北大学;2011年

7 乔鑫;受贿罪主体的立法评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化思;贪污罪犯罪主体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赵祖贤;合同诈骗罪认定中的若干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冯海霞;“打黑除恶”的定罪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继华;发生在外交部的一起酗酒肇事事件[J];政府法制;1995年03期

2 郑士贵;国家机关的干部部门[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2期

3 时坚元;对哄抬物价、投机倒把的行为必须依法惩处[J];法学;1985年10期

4 徐亮;国家机关侵权责任在立法上的冲突[J];辽宁经济;2005年02期

5 成殿军;现阶段我国法律缺乏至上权威性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唯实;2001年06期

6 曹瑞林;论国家机关在稿件上盖章的法律意义[J];新闻战线;2005年01期

7 崔巍;试论法与权的辩证关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2期

8 叶戈洛夫;陈鸿寿;;论中国国家机关的改革[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10期

9 成宏彦;车卉;;普法,我们将何去何从[J];商场现代化;2010年06期

10 吴家如;;职权义务论[J];现代法学;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革文;;董必武守法思想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2 刘茂林;陈新;;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学习董必武法律思想的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3 张向阳;;从依法办事到依法执政[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4 张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浅谈[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5 刘茂林;陈新;;董必武“党法关系”观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6 杨荣馨;刘平;;董必武的法制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7 方向;;论培养公民法律意识[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8 樊凤林;李全芳;;论董必武法治思想的几个问题[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9 朱林林;;信仰法律——学习董必武信法、守法思想的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10 王贤玖;;“依法办事”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浅析董必武法学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爱珍;为借款买假房产证 有立功表现获轻判[N];法治快报;2007年

2 周刚 本报记者 胡新桥;专家点评佘祥林申请国家赔偿案[N];法制日报;2005年

3 记者 黄秀丽;国家机关也可以当民事被告[N];北京日报;2006年

4 曾祥素;套用他人牌照非法运营被抓[N];中国质量报;2007年

5 杜雪明 曹文艳;本案抵押合同是否有效[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陈锦新;对一起案例所涉法律问题的分析[N];法制日报;2002年

7 记者 李松 黄洁 实习生 贾楠;牟利百万“办”进京91人[N];法制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许承纪;是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还是扰乱社会秩序?[N];桂林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梦娟;网络举报:反腐进入信息化时代[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10 记者 张超柱;海宁旅游局被告侵权[N];嘉兴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月明;中国近现代监督权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彭谦;中国民族立法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勇;立法责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余方玉;中国立法体制探析[D];贵州大学;2006年

3 殷玉洁;执政党法律监督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于晶波;立法主体的规制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虹美;我国法律解释主体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贾浩;唐代防治官吏贪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陈伟炜;中国授权立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王瑞;韩国违宪审查制度研究及启示[D];东北大学;2006年

9 付文慧;涉法信访:我国法治面临的一大困境及其克服[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李邵辉;一九五四年中国检察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77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677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2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