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著作人身非财产权研究
本文选题:俄罗斯 + 著作权 ; 参考:《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2006年12月,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签署了第230号联邦法律,宣布通过《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四部分"知识产权编",并自2008年1月1日起生效。《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中,作者只能是自然人,只有以自己的独创性劳动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承认为作品的作者,作品的"原始"著作权直接属于作者。作者人身非财产性权利包括:身份权、署名权、作品不可侵犯权、发表权、收回权。俄罗斯著作人身非财产权利属于大陆法系中二元论理论的体现,对我国《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具有一定的启示性。
[Abstract]:In December 2006, the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Vladimir Putin, signed Federal Law No. 230, announcing the adoption of part IV,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he Civil Code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which entered into force on 1 January 2008.The author can only be a natural person, only the natural person who has created his original work is recognized as the author of the work, and the "original" copyright of the work belongs directly to the author.The author's right of non-property includes: right of identity, right of authorship, right of inviolability of work, right of publication and right of recovery.The right to personal non-property in Russian works belongs to the dualism theory in the civil law system, which has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third revision of copyright Law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51.2;DD9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文,方秀云;平行进口: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叶甲生;;数字环境下技术措施滥用的版权法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南振兴,马晓莉;计算机程序可专利性的原因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马小华;;浅析体育竞赛表演权的法律保护[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4期
5 李雨峰;;思想/表达二分法的检讨[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刘云峰,张继伟;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7 韦之;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8 李进一,王玫黎;版权侵权行为法律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冯晓光;肖玉坤;孙红玲;;高校教师课件的著作权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程艳;;版权扩张及版权正当性的反思[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向芬;;略论电视节目的传媒知识产权保护——由《舞林大会》引发的电视节目侵权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寿步;;论版权与专利若干基本概念——试议美国版权法第102条的翻译[A];专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3 张曼;;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模式探析[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4 何伟文;;对因特网链接工具的知识产权分析[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5 贺小勇;;论中美知识产权“刑事门槛”争端的法律问题[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玲;尚文彦;;对著作权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7 李德成;;试论网络环境中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8 林蔚;;软件技术保护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发展趋势及冲突解决机制——以微软“黑屏”事件展开[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鸿;民间文艺特别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立法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费安玲;著作权的权利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王兰萍;近代中国著作权法的成长(1903—1910)[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曹伟;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反思与超越[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何炼红;工业版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胡滨斌;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限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徐瑞鸿;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之民法保护及其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彬;演绎作品著作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阚宏军;视听表演作品发行后的获酬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伟娜;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法制完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鹏;电影作品构成及著作权归属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费义梅;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高锖;“信息定位服务”提供者网络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馨;婚姻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盛浩;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强;形象权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莉;电子图书数字首次销售原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木文;;著作权法政治性不保护条款的由来与归宿[J];中国版权;2010年06期
2 李琛;;对著作权法近代性的几点思考[J];中国版权;2010年06期
3 ;标准应当受《著作权法》保护[J];中国标准导报;1996年02期
4 邓德全;高校教材撰写与出版中的若干著作权问题[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年02期
5 高翔;;互联网时代著作权法的无奈[J];新电子;2001年02期
6 ;本刊声明[J];党史文苑;2011年12期
7 ;本刊声明[J];党史文苑;2011年13期
8 本刊记者;;版权助推 箭在弦上[J];编辑之友;2011年06期
9 谭嘉颖;;试论数字图书馆中著作权合理使用[J];中外企业家;2011年12期
10 何中龙;;论广告用语的著作权法保护[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德成;;试论网络环境中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2 俞竹君;王智;伍烈尧;;关于一稿多投的法律思考[A];学报编辑论丛(第六集)[C];1996年
3 赵庆菊;;论数据库的著作权法保护及合理使用[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C];2002年
4 戴炳炎;;期刊编辑“无意侵权”的发生及其防止[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5 田子军;;论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侵权的责任——通过网络扩散破译他人权利保护信息[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马川建;;加强著作权法意识 杜绝抄袭行为[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7 侯翠香;李家林;;新环境下科技期刊的著作权保护[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侯翠香;袁凤杰;;新环境下科技期刊的著作权保护[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9 廖彩荣;康兰媛;;著作权法视野下的编辑加工[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10 谢冠斌;周应江;;标准的著作权问题辨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李明霞;纪实作品如何受著作权法保护[N];法制日报;2002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N];中国文化报;2002年
3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冯 刚;从平面到立体及从立体到平面也应视作复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毕荣建邋李浩;著作人身权权利定性引发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8年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N];人民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徐晋;著作权法修改该加速了[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记者 沈路涛 王炽;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新在哪里[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董义臣;我市民间艺术家作品著作权自愿登记工作受到省里表扬[N];辽源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延生邋实习记者 陈羽洁;“克隆”的店面[N];中国企业报;2007年
10 江苏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吉林大学 李浩邋毕荣建;著作权:人身权与财产权并非需要截然分开[N];检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荣建;论发表权[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兰萍;近代中国著作权法的成长(1903—1910)[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肖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4 于玉;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徐瑞鸿;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之民法保护及其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蒋廷瑶;数字化环境下中国著作权的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王素玉;版权法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何炼红;工业版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何悦;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刘汉波;著作权司法实践中的文学观念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燕;我国网络著作权的侵权及保护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杨晨岑;试论网络著作权及其法律保护[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旭;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张攀;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奚铎;试析我国著作权强制许可制度[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段超凤;中外著作权集体管理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胡章怡;时装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军;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D];四川大学;2006年
9 曾小华;信息网络传播权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李思军;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65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6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