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途径

发布时间:2018-04-27 15:15

  本文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 + 发展途径 ; 参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2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途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创新精神,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第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必须增强"三个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批判意识。第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必须推进"三种机制建设":推进学术交流机制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推进学术保障和激励机制建设。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gal theory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s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t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five adherence": adhere to Marxism-Leninism,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o Zedong's thoughts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e insists on emancipating the min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dhering to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dhering to the orientation of "two for two" and the policy of "double hundred". Second, to develop the legal theory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must strengthen "three consciousness": opportunity consciousness,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nd critical consciousness. Third, to develop the legal theory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must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mechanisms":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exchange mechanism,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guarantee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10JZD0029)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钱锦宇;;法学的“中国化”与法学自主性意识之建构[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张文显,黄文艺;理论创新是法学的第一要务——十六大与法学理论创新[J];中国法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沈亚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自我与个体性[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尚宇红;唐太宗的君德及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信春鹰;;法律移植的理论与实践[J];北方法学;2007年03期

2 吴玉章;对法律移植问题的初步思考[J];比较法研究;1991年02期

3 张文显;超越法律实证主义和自然法理论——制度法理学的认识-方法论和本体论[J];比较法研究;1995年01期

4 强世功;文学中的法律:安提戈涅、窦娥和鲍西娅——女权主义的法律视角及检讨[J];比较法研究;1996年01期

5 焦宝乾;;法律论证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6 陈景辉;;原则与法律的来源——拉兹的排他性法实证主义[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7 钱大军,张成元;法律解释的必为性和可行性[J];当代法学;2002年07期

8 兰乾亮 ,侯宗肇;逻辑实证主义刍议[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刘作翔;法律文化冲突的原因和形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10 公丕祥;传统东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马克思的理论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正文;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11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11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3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