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日本公司三角合并中的法律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27 17:34

  本文选题:并购 + 三角合并 ; 参考:《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所谓三角合并,是指母公司通过子公司,,吸收合并别的公司的方法。和一般的合并不同的是,被合并方的股东所收的对价是合并公司母公司的股份。日本于2007年解除了对三角合并的限制,之前不能以国外母公司股份作为收购对价的规定已被废除。这成为外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很好的契机。 本文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中国企业并购日本企业的动因,并分析了日本公司并购的主要方式选择:受让目标公司已发行股份、吸收合并、认购目标公司定向增发的新股、股份交换、要约收购(上市公司)、接受事业转让等。以上各种方式各有其局限之处,比如中国企业最常使用的认购目标公司定向增发的新股的方式,会造成现金大量流出,也无法达到使存续公司成为自己的全资子公司的目的。 本文第三章介绍了日本的三角合并制度。主要介绍了三角合并的运用价值:并购公司是外国公司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存续公司可以保持并购公司完全子公司的状态;用股份作为对价可以大大的减轻公司的现金负担;不需要并购公司母公司股东大会的特别决议通过;并购公司母公司本身可以与目标公司的负债等风险相隔开。本章还介绍了花旗并购日兴证券的案例,并对三角合并与吸收合并、股份交换、反三角合并、交换要约的优劣进行了比较。 本文第四章介绍了日本法中的相关制度与中国企业的注意点。在这一章中,1、介绍了日本预托证券(JDR)制度。该制度于07年建立,通过该制度可以使外国企业达到类似在日本上市的效果,提高企业声誉,使企业股票成为三角合并的理想对价,同时又能免除繁琐的上市程序;2、介绍了日本延缓征税制度,该制度的适用对目标公司股东的实际利益有重大影响;3、介绍了日本外汇与对外贸易法中对外国公司取得日本特殊行业上市公司股份的特殊规定;4、介绍了日本法中关于三角合并时的信息披露的特殊规定;5、介绍了日本反垄断法的要求。在日本,企业在获取一定数额以上其他企业的股份前需要提交申报。6、中国企业对这些规制的利用与应对。
[Abstract]:The so-called triangular merger refers to the method by which the parent company absorbs and merges other companies through its subsidiaries. Unlike a normal merger, the shareholders of the combined party receive consideration in the shares of the parent company. Japan lifted restrictions on triangular mergers in 2007, after a rule that did not allow shares of foreign parent companies to be bought for consideration had been scrapped. This has become a good opportunity for foreign enterprises to enter the Japanese market.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motiv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o merge Japanese enterpris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ways of Japanese corporate M & A: the target company has issued shares, absorbs the merger, subscribes the new shares of the target company. Share exchange, offer acquisition (listed company, acceptance of business transfer, etc. Each of these methods has its limitations, for exampl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way for Chinese companies to subscribe for targeted new shares will result in a large outflow of cash, and will not enable the surviving companies to become their own wholly-owned subsidiaries.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triangular merger system in Japan.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riangle merger: M & A company can be used when it is a foreign company; existing company can maintain the state of complete subsidiary of M & A company; using shares as consideration can greatly lighten the cash burden of the company. There is no need for a special resolution of the parent company's shareholders' meeting; the parent company itself can be separated from risks such as the liabilities of the target company. This chapter also introduces the case of Citigroup'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Nikko Securities, and compar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riangular merger and absorption merger, stock exchange, anti-triangular merger and exchange offer. The four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systems in Japanese law and the points of atten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is chapter, we introduce the system of Japanese Depository Securities (JDR). Th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 2007. Through this system, foreign enterprises can achieve similar results as those listed in Japan, enhance their reputation, and make their shares an ideal consideration for triangular merger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avoid the onerous listing procedures. It introduces Japan's deferred taxation system.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actual interests of the shareholders of the target compan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ecial provisions of the Japanese Foreign Exchange and Foreign Trade Law on foreign companies acquiring shares in Japanese listed companies in special industries.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quirements of Japanese anti-monopoly law. In Japan, enterprises need to file a declaration. 6 before they acquire a certain amount of shares of other enterprises, and Chinese enterprises should make use of these regulations and deal with them.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31.3;DD91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翼飞;;股份转换制度简析——兼论我国引入股份转换制度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2 余临,杨燕萍;公司并购及其法律环境刍议[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杜力夫,顾江;试论公司并购中的几个法律问题[J];当代法学;2002年03期

4 李云飞;公司并购法律的实施对社会环境的影响[J];法学论坛;2001年04期

5 江水东;公司并购的法律调整[J];理论导刊;2002年03期

6 董刚,张薇;我国公司并购法律的评价及建议[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王康,赵守飞;公司并购中的反垄断豁免制度研究[J];兰州学刊;2005年01期

8 魏静;;经济新看点——股份转换法律制度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23期

9 王桂蓉;从公司并购谈我国《公司法》的完善[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许承光;公司并购的法律问题与对策[J];江汉论坛;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桂生;;反向子公司并购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从美中两国公司并购形态的角度[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胥朝阳;;上市公司并购的投资视角分析[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3 胡挺;刘娥平;;公司并购财务决策——基于随机资产配置理论的分析框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刘连煜;;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与股东提案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朱芹;;周边大国在交叉承认韩朝问题上的博弈[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6 宋良科;代春初;董关涛;汤昊;李小锋;;濒危植物峨眉黄连与三角叶黄连的种质资源保护[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7 张宝通;;借助国家区域大战略 助推地方经济大发展[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8 张宝通;;十二五:陕西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大思路[A];大关中发展研究(第四辑)[C];2011年

9 宋保强;郭树忠;易成刚;何林;张曦;;扩张胸三角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部瘢痕[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宋保强;郭树忠;易成刚;何林;张曦;;扩张胸三角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部瘢痕[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艳东 徐洪义;庆云25个项目成黄三角重点支持项目[N];德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李玉胜 本报通讯员 张振学;借势黄三角 谋求新崛起[N];德州日报;2011年

3 记者 童海华;黄三角发展进入“最快最好”时期[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4 记者 韩立新;我市“黄三角”开发注重打好“环保牌”[N];潍坊日报;2011年

5 程丽红 卜令伟;辽宁省政协建议打造“双三角”新布局[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陈庞、高飞;东营支队激励官兵建功“黄三角”[N];人民武警报;2010年

7 刘华新;“魏玛三角”重现活力[N];人民日报;2011年

8 乐陵市委副书记 市长 鄂宏达;打造黄三角西部节点型中心城市[N];德州日报;2011年

9 山东省省长助理、省黄河三角洲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 陈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黄三角“转身向海”[N];学习时报;2010年

10 宋雪莲 董陶;黄三角厚积薄发 跃入战略关键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春祥;公司本质论[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钦润;公司债权人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李光荣;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并购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张翼飞;公司结构性变更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孙平;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司并购及其效应[D];厦门大学;2002年

6 杨旭东;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与外部控制[D];厦门大学;2002年

7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本照;目标公司反收购及政府规制相关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刘志强;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伟;公司并购的反垄断监管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立雪;日本公司三角合并中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2 魏海生;论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沈燕倩;公司并购中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平衡[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帆;论公司并购中利益相关者的法律保护策略[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吴海云;上海Stulz公司并购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3年

6 李旭;关于中韩公司并购法律限制性规则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戴一帆;公司并购中的若干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梁娜;公司并购的主要类型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9 李再国;公司并购的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张志赞;我国公司并购中的税收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11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11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9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