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一般人格权在德国的承认——对“读者来信案”的背景及其争论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8 04:36

  本文选题:德国 + 一般人格权 ; 参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摘要】:对1954年发生在德国的读者来信一案进行了回顾,并对当时法学界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认为,该案在德国确立了一般人格权的私法地位,成为德私法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case of the letters of readers in Germany in 1954, and combs the different viewpoints of the legal circles at that time. It holds that the case has established the status of private law of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in Germany and has become a turning poi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 private law.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金项目(2013-Ib-004)
【分类号】:D951.6;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齐晓琨;;“索拉娅案”评注——德国民法中对损害一般人格权的非物质损害的金钱赔偿[J];现代法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于飞;;论德国侵权法中的“框架权”[J];比较法研究;2012年02期

2 陈道英;;从德国法上的一般人格权看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协调[J];法学评论;2011年05期

3 邾立军;;一般人格权请求权基础——比较法上的一个实证分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冯佳斌;;环境权的权利构造与立法实现——对德国“一般人格权”理论之借鉴[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李升;;德国法中痛苦抚慰金的惩罚性辨析——兼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J];时代法学;2010年06期

6 王明锁;郑奇;;人格权立法模式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我国民商法典的启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王利明;周友军;;民法典创制中的中国民法学[J];中国法学;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严城;论人格权的衍生利益[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霍银泉;一般人格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佳斌;论环境权的解困与再造[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臧守强;违约之诉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建;论精神损害的合同法救济[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宋昭澜;人格权请求权制度构建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5 谭子良;论一般人格权[D];西南大学;2010年

6 王兆娜;侵权法上的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颖;;浅析德国民法上的人格权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0年23期

2 张红;;20世纪德国人格权法的演进[J];清华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周云涛;;论德国宪法人格权——以一般行为自由为参照[J];法学家;2010年06期

4 齐晓琨;;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5 王军;王梦晗;;德国侵权法上一般人格权制度及利益权衡原则[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张红;;19世纪德国人格权理论之辩[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葛长峰;;伦理的人格——法律人格的灵魂[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8 齐晓琨;;“索拉娅案”评注——德国民法中对损害一般人格权的非物质损害的金钱赔偿[J];现代法学;2007年01期

9 曾丽;;人格特征商业利用之财产利益保护——以德国一般人格权制度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10 陈道英;;从德国法上的一般人格权看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协调[J];法学评论;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源泉;;德国之信息自决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邵建东;;德国“双轨制”法学教育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3 张永华;;德国、奥地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制度简介[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4 王东光;;德国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5 周耕夫;李栋学;;工学结合 期待制度法规的哺育——来自德国职业培训合同的启示[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浦泉邋宗焕平;王致和诉德国欧凯公司官司升级[N];经理日报;2008年

2 吴双;宝马在德“告倒”双环[N];东莞日报;2008年

3 商伍;“王致和”商标德国遭抢注百年老字号海外维权[N];中国贸易报;2006年

4 杨涛;“贞操权判决”具有破冰意义[N];甘肃法制报;2007年

5 李薇;东芝起诉德国DVD制造商侵权[N];北京商报;2007年

6 商语;“王致和”海外维权初战告捷[N];中国工商报;2007年

7 万州邋小波;标识,引发中德企业几度诉讼[N];常州日报;2007年

8 丁山;桑道尔德国受审[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商信;德国信用管理立法及社会信用体系解析[N];中国工商报;2006年

10 万州;标识之争:中德企业几度诉讼[N];江苏法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引如;萨维尼评传[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淑丽;德国比较法学纵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朱文俊;德国律师制度的产生与发展[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陈畅颜;大陆法系传统对德国宪政的影响[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4 管晓立;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夏秋元;德国国家赔偿制度述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李长英;美国媒体侵害隐私权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耿炳东;《魏玛宪法》评述[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李婷;德国刑事被追诉人沉默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陈芳;德国审前程序中的警检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岳常晓;法定医疗保险中被保险人的个人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13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13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5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