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清朝秋审制度的慎刑思想

发布时间:2018-04-30 16:21

  本文选题:秋审制度 + 慎刑思想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15期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古代慎刑思想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清朝秋审制度中慎刑思想的表现形式。通过地方、中央两个层级诸多层次的死刑复核程序,秋审制度的慎刑思想刻上了很深的历史印迹,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thought of careful punishment in ancient 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thought of careful punishment in the Qing Dynasty's autumn trial system. Through the local, central two levels of many levels of death penalty review procedures, the autumnal trial system careful punishment thought engraved on the very deep historical imprint, has the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管理系;
【分类号】:D929;D9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晓光;;慎刑思想的体现——谈明清时期的秋审制度[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龙山;;秋审制度运行评价探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都杰;魏莉;;清朝秋审制度浅析[J];时代人物;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富丹江;故宫建筑与传统中和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冯利兵;卜风贤;;秦汉时期农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3 杨国宜;《道德玄经原旨》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南谷子研究》之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袁传璋;;子夏教衍西河地域考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曹炫洁;;论“中和”的艺术审美蕴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6 任强;也谈《大武》章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朱丽娟;;浅析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民居的影响[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康建强;;卧龙:悲质意境中的艺术符号[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吕丽辉;汉武帝与经学的产生[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10 朱玉周;;汉代儒学神化历程探析[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佩贤;;汉墓画像遗存所见的天界[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良敏;;“神人操蛇”汉画像石考释[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新文;;试论《春秋公羊传》的“贤贤”思想[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4 郝保华;康兴军;郭小青;;新解“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历史内涵[A];第一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冬梅;从心论治中风病的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国臣;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与推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姜哲;中西方诠释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展照双;肾气丸组方机理及不同剂量配比对庆大霉素肾损伤大鼠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刘克兵;朱熹知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康建强;中国古典小说意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米继军;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宇;先秦两汉天下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伟;北京故宫的建筑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白雪松;汉武帝时期的行政监察制度[D];南昌大学;2010年

5 史修竹;五味调和的审美功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陈卓;中国传统装饰纹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娜娜;论汉武帝的矛盾性格与是非功过[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金莲;中国古典美学“境”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绪来;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的黄色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孟维;董仲舒的仁义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一飞;;死刑复核应当公开[J];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01期

2 庞国权;;死刑复核:错杀无辜的最后一道防线?[J];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08期

3 戎志仙;;有关死刑存废的思考[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9期

4 海翔;;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立法完善[J];大视野;2008年07期

5 郭越;;小议中国死刑的存废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常素凤;;规范证据制度完善死刑复核程序[J];大家;2011年03期

7 陈阳;试论死刑复核程序现存问题与完善[J];求实;2005年S2期

8 陈国庆;石献智;;检察机关参与死刑复核程序的几个问题[J];人民检察;2006年11期

9 聂昭伟;;“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的功能评析——死刑复核程序功能之不足与补足[J];比较法研究;2008年02期

10 丁建国;;死刑复核也应有时限规定[J];法学杂志;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海平;范建绥;;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雷鸣;;死刑复核程序中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刘效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和谐观念及其现代化途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4 王慧;;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李凯俊;李涛;;关于修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五条检察职权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树德 韦洪乾;死刑复核程序:本不该遥遥无期[N];检察日报;2004年

2 姚烨君;对我国死刑复核程序完善的几点考虑[N];各界导报;2010年

3 见习记者 唐姗姗;完善对死刑复核程序法律监督[N];检察日报;2011年

4 李云侠 刘庆丰;应规定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N];人民法院报;2000年

5 毕春云;死刑复核程序应明确审理期限[N];人民公安报;2004年

6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郇习顶;析死刑复核程序的发回重审[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李忠诚;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不能合并适用[N];检察日报;2005年

8 ;师生三角恋 男生杀死同窗情敌[N];甘肃法制报;2008年

9 周国均 巩富文;中国古代死刑复核程序的四个特点[N];检察日报;2005年

10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彭海青;推进量刑程序控制 确保公平正义[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国泉;西周时期的德政与司法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娟;缘坐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肖晚祥;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渝;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D];辽宁大学;2011年

2 曾鼎新;论死刑复核程序[D];湘潭大学;2003年

3 王志锋;检察机关介入死刑复核程序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颖;死刑复核程序及其完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叶胜男;论死刑复核程序的正当化[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付丽娟;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7 张霖;死刑复核程序的立法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牛舒彤;关于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的可行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孙连朋;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D];燕山大学;2010年

10 田广艳;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建构[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25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25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