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开会议事”之法治精神展现

发布时间:2018-05-01 07:37

  本文选题:法治精神 + 开会 ; 参考:《人民检察》2013年17期


【摘要】:正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开会作为一种工作交流方式,实在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小到学生的班会、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村庄的村民会议、企业的工作例会,大到全市、全省、全国各行各业的传达精神会、工作部署会、沟通协调会、吹风研讨会、表彰先进会、总结交流会……我们的会议不可谓不多,参与面亦不可谓不广。但是,今天有相当多的人,要么对开会议事规则一无所知,要么虽然一知半解但却不胜其烦,不愿"机械"地遵守议事规则。
[Abstract]:In our daily work and life, as a way of working and communicating, it is really a very common matter, from the class meeting of the students, the owners' committee of the small district, the villagers' meeting in the village, the regular meeting of the enterprise. As far as the whole city, the whole province, all kinds of industries across the country, the spirit of communication, work arrangements, communication coordination, blowing seminars, recognition of the advanced meeting, summing up the exchange meeting. We have had a lot of meetings and a wide range of participants. However, there are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people today who either know nothing about the rules of procedure for meetings or, although they have a little knowledge, are too bored to "mechanically" abide by the rules of procedure.
【作者单位】: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0.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翟继光;;论经济法的运行机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7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傅林;;不能被忽略的历史:1607年以前的北美教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龙长安;高力克;;联邦制、国家统一与两种话语之争——对近代中国联邦制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10 乔印伟;;论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的基础[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5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徐艳晴;;健全行政问责制,构建责任型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熊颖哲;政治思想的演变:欧文·克星斯托的右翼化和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云良;;儒家伦理与法治精神[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2 李石松;;论现代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法治精神[J];才智;2010年27期

3 云书海;康小莉;张海强;;和谐社会视野中“以人为本”法治精神的重构[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02期

4 陈忠禹;;论法治社会的非制度性生成机制——法治精神的塑造与培育[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杨建林;;弘扬法治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J];福州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6 王秀鹏;;论法律信仰的培养[J];桂海论丛;2008年03期

7 于秀艳;;蕴含在法院建筑里的法治精神——波兰最高法院的建筑奇观[J];法制资讯;2008年02期

8 许莉;;构建法治文化的路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3期

9 刘飞轮;;从市民社会视角解读中国法治建设[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高振强;;法治精神与法治理念的区别[J];重庆行政;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均秀;;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刘运宏;;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2007年年会述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4 何飞;曹源;;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法治精神的关系[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5 吴红;;加强法制教育培养现代公民意识[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任建新;;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年会上的讲话[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7 穆中杰;;共和国法学教育的实证考察与对策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8 陈运光;;浅谈创建法学研究品牌的几点设想[A];创建品牌社团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凤跃;;论法律信仰[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生平;;依法治国是一场划时代的伟大变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石家庄市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张铁力;弘扬法治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N];石家庄日报;2010年

2 记者 姜巽林;弘扬法治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N];温州日报;2010年

3 傅达林;当庭宣判:法治精神的生动演绎[N];学习时报;2005年

4 沈中琴 花蕾;“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N];江苏经济报;2008年

5 中共绵阳市委常委 胡钢;弘扬法治精神 服务科学发展[N];绵阳日报;2008年

6 中共牡丹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组长 赵金成;弘扬法治精神 服务科学发展[N];牡丹江日报;2008年

7 记者 赵雪;提高法律素质 弘扬法治精神[N];长春日报;2009年

8 新评;弘扬法治精神 促进和谐发展[N];郴州日报;2009年

9 ;弘扬法治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 苏茂林;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促进流域社会和谐[N];黄河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守贵;论当代中国的法治精神[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岩;转型时期中国法治特点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3 刘海燕;中国法学社团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2 邓淇;社会建设视域下中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D];南华大学;2010年

3 王春华;陪审制在英国法治进程中的作用[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曹雅霞;当代中国社会法律信仰培植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5 郝鑫;网络时代公共舆论的法治功能[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王霞;弘扬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7 徐少宏;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红伍;论我国现代法治意识及其培育[D];云南大学;2010年

9 叶春阳;我国传统文化对实行法治的障碍[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刘康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心理基础[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28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28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9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