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语料库视野下中国立法语言中的情态动词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5 09:43

  本文选题:情态动词 + 人际功能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摘要】:利用北大法制中心推出的《中国法律检索系统》(英文版),创建100万词的中国立法语言平行语料库以及对比语料库———英国成文法语料库,以九个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为切入点,在比较中国法英译语料库情态动词的翻译特征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发现在翻译中国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译者应该谨慎对待立法语言中的情态动词。在追求翻译对等的前提下,译者应充分考虑情态系统的深层语义内涵和语用功效,才能最大程度地传递中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授权性。
[Abstract]:Using the "Chinese legal Retrieval system" developed by the legal Cen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English version), creating a parallel corpus of 1 million words of Chinese legislative language and a comparative corpus of English statutory law. On the basis of comparing the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odal verbs in Chinese French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corpus and their problems, the author finds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use frequency of nine modal verbs is take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ranslators should be cautious about modal verbs in legislative language. On the premise of pursuing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the translator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deep semantic connotation and pragmatic efficacy of the modal system in order to convey the mandatory and authorized nature of Chinese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the maximum exten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基金】:201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No.CDJSK11199) 重庆大学“211三期访学交流项目”(FX20110727)成果
【分类号】:D920.0;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谷;法律法规名称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年03期

2 杨东;英语推测性情态助动词语义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1996年02期

3 高丽娟;;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中国立法语篇情态动词对比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4 熊德米;;英汉法律语言中的人称指示语对比与翻译[J];外语教学;2006年03期

5 李克兴;;论法律文本的静态对等翻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6 彭红兵;张新红;;英汉法律翻译的语用原则[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魏在江;;基于功能的英汉语情态隐喻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2008年03期

8 金朝武,胡爱平;试论我国当前法律翻译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翻译;2000年03期

9 肖云枢;英汉法律术语的特点、词源及翻译[J];中国翻译;2001年03期

10 黄巍;议法律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J];中国翻译;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银磊;;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姜红;;动结式中补语语义歧指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陈宏;;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韩颖;;歧义结构的翻译及其教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张炜;刘民刚;吴为善;;吴语“Vv+A”韵律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宋永圭;现代汉语“述人主语+不能+Vp”构式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郑维;;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对比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袁娅娅;李紫微;;公司章程的英语词汇修辞特征及其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丁海燕;;架构法律语篇的隐喻功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路崴崴;;“V一下”结构语义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静敏;;活跃在法律实践领域的话语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蒋媛;;英汉法律术语的误译及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邓联繁;;论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宜用禁止性规则[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邹玉华;;语言证据的种类及其语义鉴定问题[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宋春阳;陆汝占;;说“纷纷”[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7 黄秀坤;;“怎么V1怎么V2”的内部语义关系分析[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8 江荻;;藏语动词的及物性、自主性与施格语言类型[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元;汉英视觉词汇认知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玲;维吾尔族预科生汉语完句成分学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余金枝;矮寨苗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朱作贤;海上保险法补偿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6 张清;法官庭审话语的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赵洪芳;法庭话语、权力与策略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春雷;英汉法律术语对比研究及其翻译[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赵丽;从文化转向的视角论法律英语中的冗言及其翻译[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徐旭艳;论静态对等翻译策略在英汉立法句子翻译中的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高晓霞;法律英语中的古体词及其翻译[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李森;法律文化差异影响下的英汉法律术语翻译策略[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芳;法律文本英汉翻译的经济原则[D];汕头大学;2011年

7 王治国;法律术语翻译的异化:《1989年英国儿童法》汉译的个例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8 耿伶霞;庭审中律师话语与礼貌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黎晶;中英立法文本中衔接方式对比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马艳玲;法律翻译中的归化[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建平;法律英语的语体特征与汉英翻译[J];国际商务研究;2001年02期

2 周雪婷;;法律英语翻译的模糊性与准确性[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邱贵溪;论法律文件翻译的若干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02期

4 陈中绳;法律译文要力求精练[J];上海科技翻译;1995年01期

5 范文芳;;试论语法隐喻的综合模式[J];外语教学;2007年04期

6 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1期

7 杨信彰;;英语的情态手段与语篇类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8 杨敏;;立法语篇人际功能的权力意志剖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4期

9 魏在江;英汉语气隐喻对比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张新红;文本类型与法律文本[J];现代外语;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岗;“会”表示可能的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朱冠明;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2期

3 张俊,苗兴伟;语言移情的人际功能视角[J];外语教学;2004年05期

4 吴会芹;语言符号的人际功能理据探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

5 张辉松;试论语言强调的功能性[J];韶关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季红琴;隐喻的人际功能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朱晓丽;;英汉语言中的情态表达方式对比[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8 彭利贞;论动力情态的现实否定[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9 申连云;话语的人际功能:分析与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李韧;;女性语言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和平;;汉语情态动词语义和句法初探[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2 彭利贞;;论“应该”的情态与体的互动关系[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3 张霄军;;主观性语义特征及其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许国萍;;差比句中的情态动词意义分布考察[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5 刘艳;;从语域的角度看广告语篇的对等[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6 梁银峰;;《祖堂集》助动词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魏在江;;英汉情态隐喻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白鹏鹏;;探究称呼语的人际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林雄奇;;三位一体:Halliday元语功能的哲学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秀明;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李敏;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向二兰;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梅;现代汉语嵌偶单音词的句法分析及其理论意义[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8 马伟林;隐性评价与显性评价:语篇功能的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于天昱;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李凌燕;新闻叙事的主观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俊萍;新闻报道和社论的人际功能对比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2 曾艳;法律语言中情态动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邢雪梅;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极性特征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4 刘真为;汉英化妆品说明书语篇人际功能对比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5 董瑞雪;汉语话语标记语“当然”的功能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李宗玲;系统功能情态视角下的人物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夏赛辉;汉语或然性认识情态动词语法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8 张荆欣;汉语抱怨言语行为语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傅建华;辩论文本人际功能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朱媛媛;医患会话中医生提问的人际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47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47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8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