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留日生的法政学习及法政宣传
本文选题:清末 + 留日学生 ; 参考:《日本问题研究》2013年02期
【摘要】:清政府开始仿效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之初,急需大量具备西学知识结构的新式人才,于是向日本广派留学生。基于当时国情与留学生自身特点,法政科的学习成为不少留日生的选择。留日学生在日学习期间,通过办报、译书等形式,将西方的政治体制、民主自由观念、法制思想等源源不断地介绍到中国。他们对西方法政思想的宣传活动,在开启国人视野,增强人们法政意识和观念以及推进中国法政体系近代化的进程,发挥了启蒙作用。
[Abstract]:The Qing government began to emulate Japan's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and needed a large number of new talents with knowledge of western learning, so it sent overseas students to Japan. Based 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students at that time, the study of law and politics has become the choice of many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During their study in Japan, the students introduced the western political system, the concept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and the thought of legal system to China through the form of running newspapers and translating books and so on. Their propaganda activities to the western legal thought have played an enlightening role in opening the Chinese people's vision, strengthening people's consciousness and concept of legal administration and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legal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D929;K2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程志华;孙宁;;形而中学乃中国的人文精神[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程燎原;;中国近代法政杂志的兴盛与宏旨[J];政法论坛;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红;;“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李存朴;魏源的《海国图志》与日本的《海图国志》时代[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3 韩小林;论近代中国从“轻日”到“师日”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4 朱爱莲;;中国早期话剧移植的间接性[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许宪国;;日本在晚清教育改革视野中的意义[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赖骏楠;;建构中华法系——学说、民族主义与话语实践(1900—1949)[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张晓芳;;北大留日学生创办的《学海》杂志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张锐智;;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前瞻性影响[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9 王灏;;辛亥革命时期法政杂志与西法东渐[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10 张晓刚;国宇;;《海国图志》与日本世界观念的重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大华;;论嘉道经世思潮对晚清社会转型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培磊;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D];南开大学;2010年
2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3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6 乐敏;传统与现代的耦合[D];复旦大学;2010年
7 孙赫男;《左氏会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卜晓勇;中国现代科学精英[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胡照青;晚清社会变迁中的法学翻译及其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修圆慧;中国近代科学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可英;民国时期中国人编日语教材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解莹;晚清运用国际法维护宗藩体制的理念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吕芳;中日关系“蜜月期”(1978-1989)文化交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丽;书籍出版与文化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勇;日俄战争前后留日学生心态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贺庆为;晚清莲池书院研究(1840-1908)[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丹;岭南画派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云艳;从投身教育到献身出版:夏丐尊编辑出版活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波;晚清上海白话报与市民文化生活(1876-1911)[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江平;原敬内阁的外交政策[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艾莉森·W·康纳,王健;培养中国的近代法律家:东吴大学法学院[J];比较法研究;1996年02期
2 刘馨;民国时期高等院校学术期刊的出版与法学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5年03期
3 王健;说说近代中国的法律期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U,
本文编号:1861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6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