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环境保护习惯法与刑法的冲突及协调——以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为视角
本文选题:少数民族习惯法 + 刑法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在刑法保护环境资源的过程中,由于效力基础、价值取向、实施方式以及制定程序的不同,可能会与少数民族的环境习惯法在基本原则、违法性认识以及惩罚手段上产生一定的冲突。但是该冲突并非不可调解。法与文化的同源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是两者协调的理论基础,在司法实践中两者的协调应当优先考虑刑法的主导地位,并且适当照顾少数民族的特殊风俗习惯。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n criminal law,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effectiveness basis, value orientation,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formulation procedure, it may be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customary law of ethnic minorities. There is a certain conflic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illegality and the means of punishment. But the conflict is not insurmountable. The homology of law and culture,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particularity and universality a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ir coordination.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criminal law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and the special customs and habits of ethnic minorities should be properly taken into account.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艺工;申伟;;中国少数民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简论[J];科学经济社会;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婉冰;;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郑晓剑;;我国民法典中成年监护立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孙洪坤;;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刘曼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法制建设与发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王春丽;;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之立法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李生帅;;依法行政的理论形态及在我国的实现[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莫良元;;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价值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宋佳;张目强;;论我国刑事侦查权控制机制的完善——兼评外国刑事侦查权控制机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宜亮;姜保忠;;侦查监督权的缺失与完善——侧重于侦查监督部门职责的考察[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刘国生;;法律语言的特点与理解[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姜裕富;;论公务员忠诚义务与行政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古炳文;;责令限期改正在消防执法中的适用问题[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曹文钦;;艾滋病病人隐私权与家属知情权的冲突与平衡[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何跃军;;民主与法治的异化:“人肉搜索”的现实映像[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楼建波;;中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文义解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周友苏;张虹;;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9 杨文东;;解读法治社会中的图书馆法与立法[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华;;生态文明背景下流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年君;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阮思宇;论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程红丹;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宋旭恒;环境权主体理论的理性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古开弼;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详;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刑法的冲突和调适[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2期
2 刘艺工,高志宏;试论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互补[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冉瑞燕;;论少数民族习惯法对政府行政行为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卫玮;杨平华;张学军;;法律政策在民族地区的适用——兼论国家法律政策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适用互补[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5 韩宏伟;;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社会功能及其考量[J];思想战线;2009年01期
6 刘侃侃;;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概念、功能之我见[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7 谢晖;;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二十二)[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周勇;;习惯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历史地位[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04期
9 高夫;利用法律民族志研究南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重要成果——《论法的成长》读后[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2期
10 侯斌;;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历史与现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潘志成;;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现状及趋势[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2 余贵忠;;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森林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苗族侗族风俗习惯为例[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3 崔敏;;析“国家没有法制,就不成为一个国家”——兼忆中共中央[1979]64号文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4 林金树;;明太祖的法制思想:“止循《律》与《大诰》”[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5 胡云腾;黄斌;;董必武同志法治理念概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6 官爵明;周光明;;论法律规范判断[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刘萍;;关于加强档案保护的几点法律思考[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石开贵;;法律逻辑与模糊法律问题[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炯;;立法语言的规范与创新[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步雷;劳动刑法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N];工人日报;2005年
2 谢清华;收保护费施敲诈 触刑法领罪退钱[N];法治快报;2010年
3 许成磊 赵锦旭;刑法中基于自愿承担引起的作为义务[N];法制日报;2004年
4 张传伟;从救灾资金审计看存在的刑法问题[N];联合日报;2005年
5 陈兴良;对劳动权利的刑法保护造就了劳动刑法[N];工人日报;2005年
6 杨玉章 朱运河;宋留根涉黑案的认定及刑法第294条的应用[N];人民公安报;2005年
7 记者 高健;亿元网络赌球大案今天判[N];北京日报;2006年
8 戴顺娟;法律渊源的扩充和限缩[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刑法专家解读邓玉娇案一审认定[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黄京平;劳动刑法的成熟需要学界的努力[N];工人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赵洪兴;明代刑法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郭凤鸣;云南贡山丙中洛乡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育人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王培舒;知识产权与人权的联系、冲突与协调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晓广;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法律文化冲突论纲[D];吉林大学;2009年
6 陈秀萍;论法律的伦理性[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敏;规范与价值:近代中国刑事法制的转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葵;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和融合[D];新疆大学;2007年
2 李春香;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互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向晋卫;西汉刑法观念之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徐畅;安乐死合法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杜存江;我国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及其解决[D];安徽大学;2005年
6 李元;地方立法中公权与私权的协调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陈梦;论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研究对法学的贡献[D];山东大学;2006年
8 黄彬;国家法与苗族习惯法关系探析[D];贵州大学;2007年
9 纪国庆;中国古代家法族规与国家法的冲突与互动[D];苏州大学;2006年
10 肖仁刚;法律原则适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63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63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