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魂到身体——西方宪法哲学古今变化的一种研究
本文选题:《理想国》 + 《利维坦》 ; 参考:《中国宪法年刊》2014年00期
【摘要】:正宪法哲学是对宪法本性的探究,宪法本性又根源于人的本性。对人的本性的不同认识在西方产生了古今宪法哲学之分,这种区分最明显地体现在《理想国》和《利维坦》这两部伟大的作品之中。古典宪法哲学是探求有关宪法本性的整全知识,这种知识必然包含灵魂的知识,因为灵魂是人性中唯一向整全开放的部分,它比其他东西更接近整全。灵魂包括理性、激情与欲望三部分,这三部分之间的秩序安排构成了灵魂的宪法。当理性控制激情和欲望时,灵魂的宪法被认为是最正义的,这种正义也就是自然正义,它存在
[Abstract]:The constitutional philosophy is an inquiry into constitutional nature, which is rooted in human nature.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in the West has produced a distinction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constitutional philosophy. This distinction is most evident in the two great works of the Republic and Leviathan. Classical constitutional philosophy is to explore the whole knowledge of constitutional nature, this knowledge must contain the knowledge of the soul, because the soul is the only part of human nature open to wholeness, it is closer to integrity than other things. The soul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reason, passion and desire. The order arrangement between these three parts constitutes the constitution of soul. When reason controls passion and desire,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soul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just, that is, natural justice, which exists
【分类号】:D911;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北野;;《理想国》的理想为什么不可以是美好的?[J];现代物业;2007年11期
2 韩新华;;捧读《理想国》[J];研究生法学;2003年02期
3 冯燕;;《理想国》的分配正义观评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黄碧泉;;论高校教师灵魂的公正——读《理想国》有感[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5 张立进;;《理想国》中和谐社会模式的构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熊璐;;《理想国》的正义理念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J];知识经济;2011年05期
7 申林;;战争与安全:《理想国》中被遮蔽的主题[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王继奎;;政治的逻辑起点《论语》与《理想国》的比较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宋富钢;《理想国》三等级的世袭变异及其历史基础[J];中州学刊;1988年01期
10 田景正,杨汉麟;《理想国》中的公民素质教育观初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江绪林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逾越政治:重思《理想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薛涌;美国一流大学的理念[N];南方周末;2003年
3 ;高校改革 重在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齐林泉;尊崇本性:天生我才必有用[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张梦然;跨界的智慧之光[N];科技日报;2010年
6 杨红伟;永恒的乌托邦之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编译 黎文;古希腊智慧对当前生态的启示[N];文汇报;2013年
8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 林国华;国民的安全是国家存在的理由[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复旦大学中文系 陆扬;亚里士多德论艺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晓燕;《理想国》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欢;《理想国》中的双重正义观及其意义[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杨博;《理想国》之诠释:波普vs.布鲁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鑫;什么是正义?《理想国》第一卷解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朱海;《理想国》解读下的雅典民主[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江洪;《理想国》中的正义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赵猛;作为秩序的正义[D];山东大学;2009年
7 刘焱;《孟子》和《理想国》的认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张敏敏;从伦理学到政治学[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邓婷;柏拉图《理想国》道德教育思想探究[D];西北大学;2014年
10 于艺璇;理性的光辉:柏拉图的诗学思想[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3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6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