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法权论探析
本文选题:康德 + 法权 ; 参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摘要】:康德法权论的前提是对人的理性本质的本体论界定。其法权主要分为两类,即私人法权和公共法权。私人法权可分为物品法权和人身法权。公共法权可分为国家法权、国际法权和世界公民法权。其本质上都是纯粹实践理性法则在经验世界中的社会应用和显现。
[Abstract]:The premise of Kant's doctrine of right of law is the ontological definition of human's rational essence. Its legal power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namely, private and public legal power. Private legal power can be divided into articles and personal rights. The right of public law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power of state law, the right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right of world citizen. In essence, it is the social application and manifestation of the law of pure practical rationality in the empirical world.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分类号】:D9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彬;;论WTO的“自给自足性”——从“自给自足体系”概念出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王红;;消费文化时代的媒体伦理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夏东荣;;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国文化因素[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9 王青原;;人文奥运中的和谐意蕴[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马永庆;;公共文明建设中的荣辱观教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晓华;失落与回归:默多克小说中人的本质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子贺;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伦理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唐杰;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磊;;罗马法理性精神及其当代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年04期
2 李虹;;论社会主体的法律信仰与法治社会[J];陇东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海秋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立法者的理性精神[J];职大学报;2009年01期
4 陈煜;彭俊瑜;;罗马法精神对中国法制建设的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陈啸宇;;古希腊法律理念评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6 周雪峰;;中西理性概念差异及其对传统法理念的影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薄振峰,魏建国;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与沟通[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陈瑜滨;;民间法的法理学探析——与国家法的比较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9 黄彦婷;;习惯法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以电影《马背上的法庭》为视角[J];大众商务;2009年22期
10 田新明;;浅谈民间法应用于司法实践的途径[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袁兆春;;中国农村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关系分析——兼论乡规民约与国家法的冲突与协调[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佐龙;;民间社会的“私了”——以西部民族地区为视域[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3 邱远猷;秦璇;;董必武的法律教育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4 马明贤;缪新森;;回族传统法文化在地方治理中的现实价值[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5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在权力运作中的困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倪壁东;可以围观 但请保持理性[N];经济观察报;2011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 雷磊;调解,国家治理技术[N];法制日报;2011年
3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会会长 应松年;把法治精神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N];法制日报;2007年
4 西南政法大学 龙大轩;和合: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N];中国民族报;2007年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N];人民日报;2011年
6 刘冰;“法之美”是“人文理性之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7 青法 记者 余义勇;影城赢了电影“半价”官司[N];四川日报;2006年
8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张文显;弘扬法治精神[N];法制日报;2007年
9 刘冰;“法”的人文理性之美[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宋功德;法律与常识[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明;西欧近代法权观念衍变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李俊斌;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法与私法[D];山西大学;2011年
3 王国骞;国家法实效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周欣宇;文化与制度:藏区命价纠纷的法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晁育虎;转型中国法律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晓虹;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多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学兰;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商人团体习惯法的演化[D];山东大学;2007年
9 王宏选;法律文化视野下的宗教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范文山;越南农村管理中的乡规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长安;亲密关系的法社会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2 李春香;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互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姜琳琳;法治进程中民间法与国家法的融合[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莎;“收继婚”的法理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于和利;习惯法的误区及与国家法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王琳;论我国习惯的地位及其与国家法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纪国庆;中国古代家法族规与国家法的冲突与互动[D];苏州大学;2006年
8 范景萍;认真对待习惯法[D];四川大学;2007年
9 高鹏飞;蒙古族民间法在乡村秩序构筑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9年
10 王斐;国家法效力危机的民间法救济[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88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8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