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千家洞民族习惯法的历史作用
本文选题:瑶族千家洞 + 习惯法文化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12年09期
【摘要】:之所以有瑶族千家洞民族习惯法,是因为瑶族千家洞有着特别的自然环境,特有的社会结构,千家洞瑶族遵守《平皇券牒》的这部古代事实上的"民族区域自制法",瑶族千家洞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外桃源。瑶族千家洞习惯法文化包含着文化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认同的发展过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瑶族千家洞习惯法文化思想共识,有效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致力于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作用。
[Abstract]:The reason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customary law of the Yao nationality is that Qianjiaodong has a specia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a unique social structure. The Yao nationality of Qianjiadong obeys the ancient de facto "National region Self-control Law", and the Yao Qianjiadong has become a paradise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The customary law culture of thousands of Yao people contains the process of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of cul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form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e and ideology of the customary law of the thousands of caves of the Yao nationality, to effectively unite the wisdom and strength of th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and to work together to consolidate the great cause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桂林博物馆;
【分类号】:D92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向大有;;清代广西向国外移民三大板块背景要素的比较研究(上篇)[J];八桂侨刊;2010年01期
2 覃晓宁;;金秀大瑶山瑶族文化艺术态势生成性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黄秉生;壮族文化根系与壮族文化生态美——壮族文化生态美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刘玉兰;;跨国瑶族家庭语言使用现状研究——以泰美刘家四代人为个案[J];民族论坛;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书峰;湖南瑶传道教音乐与梅山文化[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胡晓东;瑶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秦海燕;民国时期桂东北瑶汉民族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廖翠荣;清代以来十万大山地区瑶族经济社会变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青仟;亲疏与远近之间[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建福;盘瑶神像画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5 盘安安;瑶族林业生产成本解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晓平;;法律经济学研究对我国当前法制改革的借鉴意义[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黄庆业;马卫华;;澳大利亚能源监管新机制及其借鉴意义[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杨黔川;阮锋;;试论桑斯坦的司法最低限度主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徐美银;;日本农地法律制度体系及其借鉴[J];广东土地科学;2009年01期
5 金璐;;日本的“劳动委员会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改革与开放;2009年09期
6 杨魏浦;丘耀辉;;浅论二战后德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借鉴意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7 王德新;;公民“接受陪审团审判权”的宪政意义[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李子煊;王进;;美国品格证据规则及其借鉴意义[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刘剑文;汤洁茵;;日本《国税通则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涉外税务;2006年12期
10 俞荣根;刘霜;;立法助理制度述论[J];法学杂志;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晓辉;;瑞典的环境法实施机制及其借鉴意义[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秦天宝;;比利时弗拉芒地区《环境政策法(草案)》述评——兼谈对中国的借鉴意义[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3 上海市仲裁制度培训考察团;张成钧;颜建平;高俐真;孙敬沪;刘建德;沈荣;;法国的仲裁制度[A];1995年政府法制研究报告[C];1995年
4 王欢欢;;美国城市土壤污染治理法律免责制度比较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5 唐景;;中国古代“存留养亲”制度述论[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缴洁;;论葡萄牙征收中的私权保护制度[A];2011年第二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宣海林;法律“眉批”的借鉴意义[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卢琦;澳大利亚儿童法律的特点与借鉴意义[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刘丹 潘巳申;跨行刷卡密码被盗,,由发卡行赔偿[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记者 曾昭俊;中国企业首获美国法院胜诉马克曼命令[N];中国企业报;2006年
5 郭建;唐代的赎刑:用大米换自由[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许宏伟;我看微软肢解案[N];中国质量报;2000年
7 梁鹏;只保障家庭住宅,不包括商用设施[N];中国保险报;2008年
8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朱文蔚;“探索解决全球性难题”[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左惠强 中国核保险共同体执行机构 姜萍;印度《核损害民事责任法案2010》的影响及借鉴意义[N];中国保险报;2010年
10 周立明;慈溪“公牛”斗败温州“会牛”[N];中国工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丁德昌;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陈红梅;司法审查为什么是正当的?[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红岩;美国企业并购规制制度的研究和借鉴[D];兰州大学;2007年
2 林骄阳;商鞅法制改革评析[D];山东大学;2006年
3 傅佩芸;论加拿大保释制度及其借鉴意义[D];苏州大学;2007年
4 鲍传丽;论美国搜查与扣押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侯月丽;瑞典环境法及其借鉴意义之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王玉洁;民国时期的两合公司及其借鉴意义[D];清华大学;2003年
7 施鹏鹏;法国参审制及其借鉴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邵黎;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杜晓帆;美国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官锋;美国刑事盘查制度及其借鉴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05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0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