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伊壁鸠鲁学派的快乐主义、边沁功利主义与英国法人性假设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8-05-18 14:56

  本文选题:伊壁鸠鲁学派 + 快乐主义 ; 参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摘要】:差不同同时在雅典形成的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后来成为了未来的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精神教父。伊壁鸠鲁学派主张快乐主义并以财富作为达成快乐的手段,斯多亚学派张扬道德理想主义并排斥财富作为道德完善的手段。边沁继受伊壁鸠鲁哲学将之改造为功利主义,这种主义成为英美法的哲学基础,它以区分法律和道德为特征。罗马法继受了斯多亚哲学作为自己的灵魂,从罗马法派生的大陆法系由此具有斯多亚主义的因子,它体现为道德一定程度的法律化。
[Abstract]:The Epicurus School and the stoic School, formed in Athens at the same time, later became the spiritual godfathers of the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and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The Epicurus school advocates happiness and uses wealth as a means to achieve happiness, while the stoicism advocates moral idealism and rejects wealth as a means of moral perfection. Bentham was transformed into utilitarianism by the philosophy of Epicurus, which became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Anglo-American law.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distinguishing law from morality. Roman law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soul of stoic philosophy, and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derived from Roman law has the element of stoicism,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legalization of mora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许德风;;论利息的法律管制——兼议私法中的社会化考量[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韩永强;;保险合同法“最大诚信原则”的祛魅[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徐国栋,阿尔多.贝特鲁奇,纪蔚民;《十二表法》新译本[J];河北法学;2005年11期

4 薛宁兰;婚姻无效制度论——从英美法到中国法[J];环球法津评论;2001年02期

5 徐国栋;;罗马法中主观诚信的产生、扩张及意义[J];现代法学;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磊;近代早期英国高利贷观念的转变[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煜婕;;试论和谐社会中经济法的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王圣扬;夏珍珍;;论中国当代传媒与司法的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5 施鹏鹏;;论无罪推定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7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9 郭世杰;;论“监企合一”与我国监狱职能的实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李婷;次道德现象及其刑事法理依据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秉志;阴建峰;;新中国刑法立法60年——以影响刑法立法的客观范畴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泽明;;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冯仁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解读[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巩富文;姚宏科;;刑事从宽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陈屹立;;惩罚性赔偿的根据与适用:法经济学观点[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魏建;宋艳锴;;刑罚威慑理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刑罚的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安杨;我国宠物福利法律保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晓燕;公益征收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董e,

本文编号:1906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06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d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