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基层等级身份秩序的确立与变迁——以赐民爵为中心
本文选题:秦汉 + 民爵 ; 参考:《兰州学刊》2013年10期
【摘要】:秦汉基层等级身份秩序本来是以民爵为核心确立起来的,民爵赐予中现实政治、经济权益赋予的等级性和差异性乃这一制度机理的根本所在。赐爵日渐轻滥、民间爵的买卖流移及入粟拜爵等因素的注入,在使获爵途径多元化的同时也潜在地导致以爵为核心的等级身份机理内涵的变化。随着民爵赐予在实际政治、经济权益赋予层面趋于萎缩,其在基层等级身份塑造中地位趋于下降,随之而来的是以财富为本的自然性而非政治性因素在基层等级身份领域作用的增强。
[Abstract]:The order of hierarchical identit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was originally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people's viscount, and the hierarchy and difference given by the people to the realistic politics and the economic rights and interests were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 of this system. With the increasing light and overuse of the viscount, the movement of the private viscount and the injection of factors such as the entry of the viscera,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way of obtaining the jingle may also potentially lead to the change of the mechanism of rank identity with the jue as the core. With the people's viscount in the actual politics, economic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plane tends to shrink, its status in the grass-roots hierarchical identity shaping tends to decline. Then there is the enhancement of natural rather than political factors in the field of hierarchical identit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作者单位】: 山东政法学院法学院;
【基金】:山东政法学院科研发展计划项目“秦汉等级身份法律理念及其实践变迁研究——法社会学视角的考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心倩;;论欧盟竞争法执行机制的变迁[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吴云;;元明清时期傣族法律文化的变迁[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沈寿文;;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法律的变迁——以匈奴、鲜卑等“收继婚”的变迁为例[J];学术探索;2007年05期
4 陈异慧;;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迁及其现代意义[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11期
5 孙晔;;乡村精英与规则变迁[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文礼均;;“人民性”的司法与新中国的司法建设(1949—1976)[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7 孙瑜;;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宪法地位变迁及原因[J];商品与质量;2011年S5期
8 何新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婚约制度的变迁[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5期
9 姬朝远;;法治的变迁[J];兰州学刊;2007年03期
10 孟静;;日本刑事诉讼制度的变迁[J];黑龙江史志;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阎晓军;;秦汉时期的诉讼审判制度[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正平;离婚妇女取证难 经济权益难保障[N];中国审计报;2003年
2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 刘海年;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徐阳;《农民权益保护法》延宕四年激辩[N];江苏科技报;2008年
4 胡志超;“从契约到身份”的变迁与司法援助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邵颖波;杀掉郑筱萸的意义何在[N];财经时报;2007年
6 胡恩润;《云南法制史》创新地方法史研究范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张信国 陈俊贤;“农嫁非”嫁飞了选举权[N];法制日报;2002年
8 颜梅生;收受假币抵债构成购买假币罪[N];经理日报;2005年
9 王超;深化农村妇女普法教育[N];吉林日报;2007年
10 李连求;按揭房产,“我的”还是“我们的”?[N];江苏法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孟红;罪刑法定原则与近代中国刑法之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2 杨永康;美国宪法军事条款的源流与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向仁富;近代广东妇女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辉;汉代家庭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黎同柏;吐蕃王朝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珩;俄联邦行政法基本原则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杜鹃;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变迁与农村法治化道路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化;试论中国近代典权制度的变迁[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李晓丹;中共法治理念的变迁与中国法治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付云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婚姻立法和妇女社会地位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凡镇;秦汉告奸法初探[D];郑州大学;2002年
7 周启阳;汉唐之间依附民的身份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谢华;秦汉商法述略[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唐剑;明清言谏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10 李德华;民国初期政体变迁[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06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0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