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与司法的断裂与融合:晚清民国时期收养制度之变迁
本文选题:异姓养子 + 立嗣 ; 参考:《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2年07期
【摘要】:晚清民国时期收养制度变化很大,立法与司法呈现出断裂与融合的情况。立法层面上,收养制度逐渐废弃传统固有法之立嗣行为,收养异姓养子之乞养行为逐步借鉴西方先进司法理念,从而建立近代民法意义上的收养制度。司法层面上,清末修律时期采用《钦定大清现行刑律》,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大理院的判决例、解释例,南京政府时期最高法院通过判决例、解释例进行补充解释,上述三个时期审判机关的司法实践对立法关于养子和嗣子之规定进行了变通。各个时期的司法审判机关努力消除司法与立法之间的断裂,积极与立法融合。
[Abstract]: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adoption system changed a lot, and the legislation and judicature were broken and merged. On the legislative level, the adoption system gradually abandoned the traditional inherent law of the act of heirs, the adoption of children adopted by different surnames gradually learn from the advanced western judicial concepts, so as to establish the modern civil law in the sense of adoption system. At the judicial level, the current Criminal Law of the Qing Dynasty was adopt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Dali Yuan's judgment and interpretation cases were adopted in the period of the Beiyang Government, and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Nanjing Government made supplementary interpretation through the judgment cases.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judicial organs in the above three periods modified the provisions of the legislation on the adoption of sons and heirs. The judicial organs of each period try to eliminate the break between the judicature and the legislation, and actively merge with the legislation.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张颖慧;;敦煌、居延简中的“关、戊、iij”[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任志强;;明清时期坟茔的纷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刘洋;;汉代“不道”罪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汪增相;;佛教与北朝史家的历史撰述[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9 黄冬云;唐代职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历史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郑玉萍;;唐代河南道纺织品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屈直敏;;从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看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白茹冰;;唐代长安城牡丹的引种与传播[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朱艳艳;慈波;;岑毓英奏折所反映的越南社会景象[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6 杜靖;;五服-姻亲与宗族——一个汉人社会研究的新框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7 重庆工学院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内部控制课题组;;从睡虎地秦简看秦国的内部控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赵连赏;;明代蓟州镇总兵官服等级考识——以戚继光为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9 罗运环;;楚地出土简帛与荆楚文化[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10 张文昌;;论唐宋礼典中的佛教与民俗因素及其影响[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郑现U,
本文编号:1908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0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