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儒家法律思想之“以礼入法”
本文选题:礼治 + 以礼入法 ; 参考:《人民论坛》2013年20期
【摘要】: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大批对理想孜孜以求的儒者,提倡仁、义、礼、治、信,并以其"德治"、"礼治"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及法律思想。古代法律实行"以礼入法",无论是在立法、司法、执法还是在守法领域,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在批判中借鉴儒家法律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Abstract]:Confucius, Mencius, Xunzi, and so on, who advocate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rule of law, faith, and their thoughts of "rule by virtue" and "rule of etiquette", have influenced the political, cultural and legal thoughts of ancient China, which are represented by Confucius, Mencius, Xunzi, and so on. The ancient law, whether in legislation, judicature, law enforcement or in the field of abiding by the law, embodies Confucian though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oday,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learn from Confucian legal thoughts in criticism.
【作者单位】: 河南警察学院法律系;
【基金】:河南警察学院科研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公安工作与民法精神”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jrc2012-08
【分类号】:D9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霞;略论孔子的法律思想[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任晓兰;;礼治与法治: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治国思想之比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蒋天径;礼治、法治、无为之治的历史作用及现实影响[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4 蒋冬梅;;略论中国人的权利意识问题[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胡昕蕾;;礼法之争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3期
6 薛姣;;漫漫艰辛路:从礼治到法治[J];江南论坛;2008年02期
7 程佳;;治家与治国——在礼治与法治之间[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范海玲;浅谈礼治传统对以法治国的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曾宪义;马小红;;试论古代法与传统法的关系——兼析中西法传统在近现代演变中的差异[J];中国法学;2005年04期
10 解琳;;法律儒家化抑或儒礼法律化——我眼中的法律儒家化[J];消费导刊;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夏祖恩;;《礼记》对基本法理的构建[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林金树;;明太祖的法制思想:“止循《律》与《大诰》”[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3 陈永强;;试论实现“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刊编者;中国:法律与社会[N];法制日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 丁夏;略论孔子的法律思想[N];西部法制报;2008年
3 降大任;原儒的“法制”观[N];太原日报;2010年
4 马小红;“以刑为主”还是“以礼为主”[N];法制日报;2007年
5 ;隔“岸”观法[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海荣;在孔子礼治中探寻法治精神[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 卓泽渊;法治的无奈[N];检察日报;2000年
8 马小红;中国传统社会礼与法的借鉴[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孙曙生;法治真精神:“有治人有治法”[N];检察日报;2010年
10 安徽大学副校长 吴春梅;软法之治: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推力[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宋洁;魏晋南北朝法律的儒家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艳红;从礼到法[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剑;论礼治的内在逻辑及历史发展轨迹[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周梅;荀子法律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5 戚平;论儒家的“无讼”思想[D];新疆大学;2012年
6 耿荣杰;荀况与韩非法律思想之比较[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70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70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