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民国初期传统刑罚的恢复——以南京市江宁区司法档案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21 13:59

  本文选题:笞刑 + 流刑 ; 参考:《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02期


【摘要】:法律传统与法律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是抽象的没有办法直接回答的问题,我国对外来法律文化和制度的引进更是加剧了这种复杂关系。清末已经废除的笞刑、流刑等传统刑罚在民国初期的恢复过程,为思考法律传统与法律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活生生的"标本"。以西方制度和理论为资源,而非参照物,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实现传统文化的革新,满足并促进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也是一种学术担当。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al tradition and legal modernization is an abstract question which can not be answered directly.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legal culture and system in our country has aggravated this complex relationship.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storation process of the traditional punishment, such as flogging and floating punishment, which had been abolish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provided a living "specimen" for think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al tradition and legal modernization. It is a realistic choice and academic responsibility to take western institutions and theories as resources, instead of reference, to give play to the inclusivenes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o meet and promote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da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司法传统中的理性与经验研究”(11BFX016) 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立项项目“民国基层的法律运作研究——以江宁县法院司法诉讼档案为考察中心”(CXLX11_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9;D9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宏治;;清末修刑律与世界先进国家刑事立法的对比[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王圣扬;夏珍珍;;论中国当代传媒与司法的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施鹏鹏;;论无罪推定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郭世杰;;论“监企合一”与我国监狱职能的实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李婷;次道德现象及其刑事法理依据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韩轶;;论刑罚目的与量刑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郭哲;;对“见死不救”的法理学再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秉志;阴建峰;;新中国刑法立法60年——以影响刑法立法的客观范畴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泽明;;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金波;吕晶;万绍文;;我国检察制度历史溯源——古代御史制度与当代检察制度比较研究[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冯仁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解读[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巩富文;姚宏科;;刑事从宽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陈新生;金石;;检察机关对刑讯逼供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高继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几个关系[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潘爱青;增设执业资格刑的立法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婷婷;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马健;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钱元昌;浅析一人公司的刑事主体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宋磊;我国死刑执行制度中若干争议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基华;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罗静深;论间接故意的意欲要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志民;李江;;对法律传统在法律现代化中作用的法理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石茂生;吴礼宁;;论法律继承[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聂海晨;;法制的本土化与西方化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32期

4 马作武;;沈家本的局限与法律现代化的误区[J];法学家;1999年04期

5 艾永明;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6 王勇;;法律移植研究与当代中国的法律现代化[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4期

7 周永坤;法学家与法律现代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8 李曙光;;中国法律现代化的三个取向[J];学理论;1994年11期

9 汉风;;批评·规则与学术——有关《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的几点杂感[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5年02期

10 程德文;历史与现实:现代法制中的传统因素及其载体[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琳;;清末修律——中国法律现代化的第一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2 韦森;;从习俗到法律的转化看中国社会的宪制化进程[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3 蒋燕玲;刘晶瑶;;论董必武立法思想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4 顾元;曾尔恕;;中国法律史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龚恒超;;提高司法判决可接受性需要更多“揆情度理”——学习董必武法学思想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6 王儒靓;;法律诊所教学环节的研究与探索[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7 张彦丽;;“比较的”与“文化的”法研究——中、日、美学者围绕中国“法”问题的论争及其思想意义(摘要)[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8 强世功;;法律移植的终结——对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反思[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9 苏东;;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特征与前景[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周祯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法律和逻辑[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徐爱国;中西法律史的规范比较与结构比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卉;“中华法系复兴”意指何处[N];检察日报;2009年

3 项焱;本土化:法律移植不可忽视的环节[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鲁小彬 通讯员张建;需挖掘传统文化法治元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文;在文学与法律之间[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曹伟峰;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7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闫志开;乡土中国与和谐社会的法律结点[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 郑秉文;不同法律传统对养老金影响各异[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赵晓耕;关注传统法律的精神意蕴[N];人民日报;2009年

10 徐爱国;法律中的两性战争[N];法制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智航;论法律内在逻辑的基调演变[D];吉林大学;2010年

2 郑素一;民初民事诉讼的现代转型[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家国;作为目的性事业的法律[D];吉林大学;2010年

4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付育;清末政治改革的法律路径[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李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昱春;元代法定刑考辩[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郑现U,

本文编号:2048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48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5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