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兴奋剂纠纷中证据调查的可证实性

发布时间:2018-07-16 07:42
【摘要】:在兴奋剂案件中,对是否应该准许运动员提出的请求实验室提供包括标准操作程序资料、一般质量管理资料等文件的证据调查申请有很大的争论。证据调查需要有可证实性,否则会拖延裁判,也会给当事人造成很大的负担,但在像兴奋剂纠纷一样的现代型纠纷中,过度强调证据调查的可证实性会产生新的不公平,需要通过设置有限的证据开示制度,同时辅以适当的控制措施以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Abstract]:In doping cases, there is a great debate about whether athletes should be allowed to request the laboratory to provide documents such as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information, general qual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etc. Evidence investigation needs to be verifiable, otherwise it will delay the adjudication and cause a great burden on the parties. However, in modern disputes like doping disputes, excessive emphasis on the verifiability of evidence investigation will create new unfairness. It is necessary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both parties by establishing a limited system of discovery of evidence, accompanied by appropriate control measures.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FX076)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1B239)
【分类号】:D971.2;DD91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浩;;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申请调查取证权[J];法学家;2010年03期

2 占善刚;;主张的具体化研究[J];法学研究;2010年02期

3 齐树洁;陈贤贵;;现代型诉讼中的当事人适格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肖建华;;构建协同主义的民事诉讼模式[J];政法论坛;2006年05期

5 肖建国;;现代型民事诉讼的结构和功能[J];政法论坛;2008年01期

6 李祖军;;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中国法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建华;陈琳;;法官释明权之理论阐释与立法完善[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2 刘显鹏;;证据保全之应有范围探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赵信会;秦小雅;;中立证人观与民事证人评价制度的建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翟文峰;张炳生;;现有技术抗辩的抗辩模式与对比对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包冰锋;;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基本概念辨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熊洋;;证据协力义务视野下的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武陵学刊;2011年01期

7 李化;;从容隐制度看近亲属拒绝作证权在我国立法的可能性[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林泽波;;论“民事法律原则”司法适用之法哲学基础——在法律解释和法律论证理论视域内的探究[J];研究生法学;2007年06期

9 王德新;;论约束性自由心证制度的构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韩波;;民事诉讼模式论:争鸣与选择[J];当代法学;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杨书怀;法务会计鉴定采信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张嘉军;民事诉讼契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周成泓;论民事诉讼证人证言的调查[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奚玮;民事当事人证明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谢佳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吕卫华;诉讼认识、证明与真实[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阎朝秀;司法认知:法理、规则、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何永军;断裂与延续—人民法院建设(1978~2005)[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张友好;书证收集与程序保障[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彬;农村基层法庭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卞为民;行政许可证据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建军;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刚;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杨其友;论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0年

6 冯新;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问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春明;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刘明;论自由心证原则[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李良玉;我国民事审前程序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董昱晶;我国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评析及完善[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智敏;;意大利对普遍利益的司法保护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以原告资格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2 肖建华;李志丰;;从辩论主义到协同主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肖建国;论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价值蕴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尹伊君;法律移植与司法制度改革[J];读书;1997年12期

5 李浩;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J];法学评论;2002年06期

6 陈瑞华;刑诉中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研究[J];法学;2003年06期

7 汤维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刍议[J];法学;2004年05期

8 敖德;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前沿;2004年10期

9 宋英辉,吴宏耀;外国证据规则的立法及发展──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一[J];人民检察;2001年03期

10 段文波;;日美现代型诉讼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中国项目律师 高洁;[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瑞平;民事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庞云龙;诉讼信托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雅萌;;论我国民事证据收集与调查之法理及制度完善[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占善刚;朱建敏;;证据保全若干问题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4期

3 闫卫刚;;论新时期计算机经济犯罪的证据调查[J];商场现代化;2007年35期

4 岳力;;我国仲裁证据调查制度检视[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谌宏伟;;民事司法鉴定性质的证据法理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李云鹏;;票据诈骗案件中证据的收集[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靳琪;计算机犯罪证据调查[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8 罗祥远;;论刑事庭审中的证据调查范围[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纵博;郝爱军;;论自由证明的限度[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11期

10 占善刚;;论民事诉讼中之自由证明[J];法学评论;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晓春;;中日专利申诉及专利行政诉讼制度的比较和借鉴[A];专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2 孙明湘;沈旭明;;试论赖欣巴哈的意义理论[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3 奚玮;;自认属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赵克;;论“划界”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5 王建强;杨爱民;;理论、文本与现实的平衡——论人民陪审员制度功能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智敏;黄玉杰;;不完全契约的成因、风险及其应对机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全德;;冯友兰的哲学观[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8 刘华;;现代企业理论的前沿文献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赵月刚;;波普尔关于科学知识合理性的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张静;;刑事证据收集的逻辑进程[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勇;建立证据调查令制度初探[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郑万宏 李玉萍 关淼;专门调查体现审判职责[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钟华友;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亟需建立证据调查规则[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4 博士 许身健;让法庭陈述更有效[N];检察日报;2010年

5 崔欣;我国民事诉讼中建立调查令制度之设想[N];江苏法制报;2006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木曰;又是七亿,扁家到底捞了多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张力;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N];检察日报;2007年

8 郑万宏 李玉萍 关淼;从司法鉴定到证据调查[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标准制定原则(二)[N];中国质量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高红十;学者何家弘:证据人生[N];法制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郭华;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吗?[D];复旦大学;2006年

2 周成泓;论民事诉讼证人证言的调查[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贺振华;刑事庭审中的人证调查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段文波;要件事实的基础[D];重庆大学;2007年

5 金玄默;论证据裁判主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肖波;刑事庭审调查制度的正当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张友好;书证收集与程序保障[D];四川大学;2007年

8 肖晗;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许少波;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萍;民事诉讼集中审理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辉;论刑事庭审证据调查[D];广东商学院;2011年

2 李征宇;论技术性证据调查制度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文杰;起诉阶段证据移送方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郑铭勋;刑事庭审证据调查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吴sピ,

本文编号:2125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25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c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