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刑事正义的宣谕——宽容

发布时间:2018-07-17 01:40
【摘要】:在国家刑事立法和司法权的运作过程中,人们往往重视正义性和合法性的要求。但是,除此之外,还应满足一定的道德约束,宽容则是道德约束的重要内容。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时代内涵中,鉴于对严打政策的修正,宽容正在或理应成为主要的取向。中国古代在忠恕思想的指引下,刑法的适用往往具有宽和与容恕的色彩,尤其是在法律伦理化之后,宽容的理念逐渐起步,并为权力所认可,进而成为权力行使者心中的道德律。在西方,宽容主要体现为宗教和法律的宽容,并成为西方法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虽然我国刑事政策的宽容要求实际上是中国古代自有观念的重拾,但西方刑事宽容的实践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在刑法的"合法性"要素缺损的时候,再一味追求法律规范的法定性,实质上就会出现权力对待犯罪的极度不宽容现象。宽容更深层次的意蕴是对真理和自由追求的结果,也是在高风险社会下管理手段创新的内在要求。就根源上讲,国家刑罚权的宽容是政治伦理的具体表达;而从其表现来看,司法宽容则是政策宽容的具体表达。
[Abstract]:In the operation of national criminal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ower, people often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justice and legitimacy. However, in addition, we should meet certain moral constraints, toleranc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oral constraints. I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policy of combining leniency and severity, tolerance is or should be the main orientation in view of the amendment of severe punishment policy. In ancient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dea of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the application of criminal law often had the color of leniency and tolerance, especially after the legal ethics, the concept of tolerance started gradually, and was recognized by power. Then it becomes the moral law in the mind of the power executor. In the West, tolerance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tolerance of religion and law,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ule of law. Although the tolerance requirement of our country's criminal policy is actually a rediscover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oncept, the practice of western criminal tolerance can undoubtedly provide us with reference. When the elements of "legality" of criminal law are defective, the phenomenon of extreme intolerance of power towards crime will appear in essence if we blindly pursue the legalization of legal norms. The deeper implication of tolerance is the result of the pursuit of truth and freedom, and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means in a high-risk society. At the root, the tolerance of the state penalty right is the concrete expression of the political ethics, and the judicial tolerance is the concrete expression of the policy tolerance.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4;D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万怀;;以实体与程序协调性为视角看刑事和解举措入法[J];法学;2011年12期

2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天根;;晚清域外报刊与无政府主义学理的媒介镜像——以《天义》及《新世纪》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李霞;20世纪国内老子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3 刘萍;左拉的“真”——从小说《娜娜》谈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贾毅平;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及其当代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5 侯且岸;蔡元培教育与学术思想述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杨雅丽;论《礼记》丧祭之礼的人文意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黄颂;黄琳;;关于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功能的思考[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陆雪珊;叶宁;;试论基督教的中心化和反中心化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水春娟;;浅谈《论语》中的德政思想[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赵兴宏;法制文明对政治文明的作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秀华;;政治文明建设与改革完善行政决策体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2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隋金波;云间月澄[D];浙江大学;2011年

5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小豹;当代青年道德信仰论[D];中南大学;2011年

7 何继龄;传统人生礼仪仪式与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雷震;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逻辑[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孔雁;韩非的管理思想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琳;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政治宽容及其制度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鲁婷;《礼记》对“礼”的人文诠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妹;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宽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钟斌;先秦兵家管理哲学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樊沁永;陆九渊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向向;《孔子家语·王言解》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仝涛;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及其匡正[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强智霞;新时期四川生态报告文学创作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胡笑彬;“家”的追思[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存志;墨子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梁根林;;死刑案件被刑事和解的十大证伪[J];法学;2010年04期

2 虞崇胜;政治文明概念辨析[J];理论前沿;2002年04期

3 孙万怀;;死刑案件可以并需要和解吗?[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宏权;;法律、道德与社会秩序[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年03期

2 苏永生;;“赔命价”习惯法:从差异到契合——一个文化社会学的考察[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7期

3 ;对“善良绑匪”能不能宽恕?[J];新闻世界(社会生活);2007年07期

4 全淑英;;韩国反垄断法上的宽恕制度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08期

5 李秀平;;谁在宽恕——我的采访亲历[J];法律与生活;2007年01期

6 毕连芳;任吉东;;试析北洋政府对法官非职务行为的道德约束[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7 李立景;;宽恕与宽容:美枪击案后的思考[J];检察风云;2007年11期

8 尚九玉;尚九宾;;法治之不及: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再反思——兼评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治与人治的讨论[J];探索与争鸣;2006年04期

9 尚九玉;尚九宾;;法治之不及: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再反思——兼评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治与人治的讨论[J];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伍操;;中国古代赦免制度及其历史沿革[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敏;;宽恕与司法:以心理学视角切入的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孙平;;学习董必武刑事政策思想有感[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延安 王晓帅(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罪疑惟轻 实践刑事法治的应然选择[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2 林琳;道德约束与法律追究不可偏废[N];工人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沈海平;奠定刑事法治的理论基石[N];检察日报;2002年

4 高一飞;每个人都可能改写法治的历史[N];检察日报;2006年

5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肖中华;跨越刑法法治的体制性障碍[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乐欣;刑法现代化:要借鉴更要创造[N];检察日报;2003年

7 乐欣;侦羁分离侦鉴分离是刑事法治的必然趋势[N];检察日报;2005年

8 王北京;“类推定罪”借同性卖淫案“复活”?[N];南方周末;2004年

9 ;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综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法研;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推进和谐社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艳玲;论我国政府经济职权的法律规制与道德约束[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笛;从道德约束到法律规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昊天;死刑存废与民意之间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28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28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8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