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之法学前沿问题探索
[Abstract]:Editor ' s press :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are in a violent transition period , various social hot spots ,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 need laws to regulate and adjust various matters are complicated . Our law research workers must face the social reality , analyze , interpret and study these frontier issues ,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legislative and law enforcement departments .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立君;;对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法治与德治的反思[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刘娟;;中国的法正处于改变的边缘[J];法制与社会;2009年33期
3 王永杰;;从独语到对话——论当代中国法制宣传的转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张俊杰;;俄罗斯避免民族纠纷与冲突的法律机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黎伟华;;繁荣法学研究再上新台阶——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综述[J];民主与法制;2008年04期
6 蒋立山;为什么我们有法律却没有秩序[J];社会观察;2005年10期
7 漆多俊;漆丹;;论转型时期法律的控权使命[J];河北法学;2006年11期
8 徐昕;;警惕社会转型中暴力维权的普遍化[J];中国律师;2008年01期
9 龙世发;;从呼唤到运作:权利理论研究的中国演进[J];特区经济;2011年01期
10 吴家如 ,刘享树;法学繁荣与法理学的实践意义[J];法学;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运光;;浅谈创建法学研究品牌的几点设想[A];创建品牌社团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春杨;;论董必武对我国法律教育和法学文献的贡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3 朱维究;徐文星;;英国公法传统中的“功能主义学派”及其启示——兼论中国21世纪“统一公法学”的走向[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姜明安;;前言[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增强活力 探索运行机制 积极开展学会工作[A];全国社联第七次学会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6 张国华;;试论董必武的法律科学观[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7 周帼;凡海军;;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对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8 尤俊意;;60年来上海法学专业教育和理论研究观察[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于游;;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10 茅彭年;;法学教师行为的剖析和调控[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潞甫 赵昭、张建、王荣;寻找法治的中国元素[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刘海年;法学研究的新使命[N];光明日报;2003年
3 白廷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法学研究[N];青海日报;2003年
4 记者 黄保山;繁荣法学研究 推进依法治国[N];西部法制报;2008年
5 何勤华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本期特别策划采写工作组 郭烁 许航 何兰芳 杨建芳;何勤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基础法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周旺生;法学研究不能痴迷于“倒勾”[N];北京日报;2005年
7 记者 霍仕明;繁荣法学研究推进法制建设[N];法制日报;2006年
8 蒋熙辉;法学研究应适当转型[N];检察日报;2003年
9 王立民;转型时期的中国法治建设[N];文汇报;2011年
10 吴大华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民族法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出路[N];贵州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建明;论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为颖;私法视野下的中国社会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刘海燕;中国法学社团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穆中杰;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侯瑞雪;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岩云;当代中国权利问题研究检视[D];吉林大学;2008年
7 文霞;秦汉奴婢法律地位及其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刚;西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在中国[D];重庆大学;2008年
9 胡君;原则裁判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汤唯;法社会学在中国[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泉;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中法学研究的探索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东伟;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立法模式及其走向[D];郑州大学;2007年
3 邓琦;德法兼济——转型时期社会调控的新型机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徐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立法变迁探微[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彭爽;外文法律数据库对我国法学研究和教学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1年
6 崇虎;司法改革实践与法学研究的转向[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祝琳;转型时期俄罗斯法治的构建与发展[D];安徽大学;2011年
8 范明娴;反思女性主义法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王强力;卡多佐法官的法律哲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杜建明;论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38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3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