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我国司法官选任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8-08-06 16:06
【摘要】: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司法正义的实现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司法官队伍。在构建我国司法官选任制度时,应当借鉴法治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提高司法官任职的最低学历条件,明确司法官的法律职业经验要求,完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强调司法官的品行操守,建立司法官任职培训制度,完善司法官的选任机制和程序。
[Abstract]:Justice is the last line of defense of social justice, the realization of judicial justice must have a group of high-quality magistrates. In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magistrates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under the rule of law, improve the minimum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of magistrates, clarify the requirements of judges' legal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nd perfect the national judicial examination system. It emphasizes the moral integrity of magistrates, establishes the training system of magistrates, and perfects the mechanism and procedure of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magistrate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浙江省庆元县人民检察院;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7GZD032)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2010年度重点课题(sy201010) 中国法学会课题(CLS2011D63)
【分类号】:D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最新改革的核心:强化素质和技能[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2 关毅;法官遴选制度比较(上)[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关毅;法官遴选制度比较(中)[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陈雅丽;潘传表;;简析西方国家法官选任的标准和程序[J];求索;2008年02期

5 甄树青;法官遴选制度比较研究[J];外国法译评;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少军;李延奎;;论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差异与融合[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谭世贵;;实现我国农村司法现代化的路径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王国春;法院调解制度之重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王国春;论我国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杨利敏;;关于联邦制分权结构的比较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02年00期

6 李佳;郭皓;;辩诉交易及其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建构[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01期

7 彭勃;刑事诉讼与陪审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谢佑平;江涌;;论我国以人为本的刑事诉讼制度的应有结构——科学发展观的刑事司法解读[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9 秦颖慧;;辩诉交易移植中国[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刘忠;关于法官的选任年龄[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早春;徐瑾;倪培兴;;司法体制改革中的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问题刍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陈宝富;张敏;蔡永彤;;现状重估·存在价值·制度强化——新民诉法后时代民事检察监督再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应山;刘碧洲;;民事诉讼中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于齐敏;王世进;;浅析环境影响评价的司法审查[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9 谢锐勤;李萌子;;需求与回应:转型社会背景下的最高人民法院——从1980-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少杰;;法院职权视角下司法公正高效与权威的实现[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李雅云;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立新;中外法官管理制度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郭正怀;民国时期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韩晓明;我国司法活动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蔡晓;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陈光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赵雪;法院机制的中国化过程——人民法院三个“五年改革纲要”比较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毛忠华;程序正义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卞晓蕾;独任制:审判组织改革的方向[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臻;我国民事诉讼调解的功能定位[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左卫民;最高法院若干问题比较研究[J];法学;2003年11期

2 武增,蔡定剑;英国上议院作为司法机关的组织和职能[J];人大研究;2004年06期

3 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法学论坛;2002年01期

4 甄树青;法官遴选制度比较研究[J];外国法译评;1999年04期

5 陈永生;两大法系法官制度之比较[J];政法论坛;1998年05期

6 丁艳雅;法官选任方式与程序之比较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跃如;中立抑或对立——对我国民事诉讼中鉴定人选任制度的思考[J];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03期

2 李杨;;对独立董事选任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3 章虹;;人民监督员选任制度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12期

4 宋雷;;意大利司法官责任法简介[J];现代法学;1991年01期

5 毕连芳;;北京政府时期司法官考绩制度初探[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8期

6 高勤;;优化人民监督员选任相关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7 邓文;略论唐代官员选任制度中的科学内涵[J];江汉论坛;2002年05期

8 车晶林;;我国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评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35期

9 刘新魁,陈海光;法国司法制度的特色与发展[J];法律适用;2004年07期

10 周湘伟;李迅华;;构建中国司法官培训模式的设想——中、法司法官培训比较分析的启示[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丹;;法律职业伦理的生成与基督教传统[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刘佑生;;司法官素养和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文;施文昌;;论我国公司重整人选任制度的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4 靳岩;蓝日皎;;替人才开路——浅谈职业法官的选任制度[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5 李庆芳;;永定县客家李氏“元宵不闹花灯”与“春祭”习俗[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6 曾庆彬;;心理测验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招聘公务员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邓惠;;再论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方式[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8 卢希起;;刑法适用中的刑事政策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黄士恒;;实践“三个代表” 创新选任机制 为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提供制度保障[A];纪念《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10周年征文专辑[C];2003年

10 桂万先;;近代中国审检关系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 娟;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官培训[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徐鹤喃;法治演进中的司法官功能[N];法制日报;2002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杨立新教授;司法官制度改革的方向[N];检察日报;2002年

4 郑成良;司法官素质要靠制度保障[N];检察日报;2001年

5 李贵成;司法官的德行[N];检察日报;2002年

6 ;建构中国统一司法考试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骆兰兰邋金福平;法国:31个月培训初任司法官[N];检察日报;2007年

8 张建伟;司法官的人文素养[N];检察日报;2001年

9 王 娟;法国的法官培训[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丽丽;司法官应有多学科背景[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勇;中国古代司法官责任制度及其法文化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冯国泉;西周时期的德政与司法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吕丽;中国古代刑法特色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顾元;衡平司法与中国传统法律秩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肖晖;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凡;明代家产继承与争讼[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祖伟;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及其理据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张明敏;中国传统司法审判制度法文化内涵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金大宝;清代州县司法与刑讯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勇;论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D];山东大学;2013年

2 陈_,

本文编号:2168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68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c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