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汉代谷梁学礼法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8-08-06 22:01
【摘要】:在汉代,经学与政治、法律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和内在互动。解释《春秋》经义的《谷梁传》是《春秋》三传之一。《谷梁传》"借事明义",强调礼制,重视宗法伦理等级秩序。随着汉代政治法律实践的展开,谷梁学终于走进了统治者的视野,忠孝、仁义、尊卑等汉代谷梁学礼法思想的精髓对西汉中后期的政治、法律运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Abstract]:In the Han Dynasty, there was a close relationship and internal interaction between Confucian classics, politics and law. Guliang Zhuan, which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Spring and Autumn", is one of the three legends of "Spring and Autum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nd legal practice in the Han Dynasty, Gu Liang School finally entered the vision of the rulers. The essence of the ritual thought of the Gu Liang School of Han Dynasty, such as loyalty, filial piety, benevolence and superiority,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al and legal operation of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基金】:“儒家礼法文化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研究——以汉代社会为例”(项目编号:2011xzs02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金良;西汉中期以前《春秋谷梁传》流传情况辨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邢培顺,王琳;试论刘向著述的思想倾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雷戈;《公》《谷》是史家——先秦史家研究之四[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文廷海;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爱山,徐国利;简论清末民初新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郭昭昭;;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马勇;;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试论《时务报》内讧[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6 叶建;;20世纪前半期新旧史学关系论争的综述[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7 鲁卫东;;制度设计与实践的背离——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初探[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8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高旭;;法、儒之间的政治抉择——李斯政治思想新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刘海龙;卢姝姝;;《原道训》中的“乐”与“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孙殿玲;;论美与过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岸本美绪;;从新思考中国“近世”史[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4 狭间直树;;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它[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5 肖承罡;;万木草堂的道德教育模式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司洪昌;;晚清的学校和教育图景扫描——一位俄国人1907年的纪实[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苏启敏;;明清之际实学的课程知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李海星;;“国民性”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9 王晓雨;;“自由”一语探源——近代中日翻译互动之一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杨双;;汉画像“乐舞百戏”图中“狂欢化”的文化解读[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盖业明;《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宁;中国海关中的德国之声1861-1917[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曾香花;梁启超新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程伊杰;贾谊、晁错政论散文对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强;;浅议汉代“以经决狱”之发端——以武帝少年断案为中心[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2 翟麦玲;;从法律角度看汉代奴婢的社会地位[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汪荣;;汉代司法中的经义决狱新论[J];求索;2009年06期

4 田翠英;;从《孔雀东南飞》看汉代婚姻法律制度[J];兰台世界;2006年16期

5 程维荣;;汉代居延戍卒及其法律地位[J];政治与法律;2008年03期

6 赵光怀;狱吏与汉代司法系统[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翟麦玲;;论汉代女子的财产继承权[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王健;;试论汉代纲常与法律的互动[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9 陈玲;张红岩;;汉代髡钳城旦刑考略[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徐世虹;汉简与汉代法制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蒲霞;;《管子》法律思想研究综述[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马小红;寻找法治发展的传统动力[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王辉;汉代家庭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光育;汉代买卖之债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2 张煜昊;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初步[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姜洋;汉代诉讼证据制度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4 蔡世杰;论王莽的经济法制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杨建伟;试论中国古代“七出三不去”法律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潘聪;论荀子思想中的礼法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毅;酷吏与汉代法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69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69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3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