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解释法律何以可能

发布时间:2018-08-07 08:33
【摘要】:解释法律何以可能,即如何能够良善地解释法律。文章尝试从分析"解释法律"和"法律解释"的区别与关联入手来认识"解释法律"的内涵,观察解释法律活动的现时境况,揭开"解释法律"的面相;秉持"法律是一项解释活动"的整体观念来寻找良善地解释法律的方式,以法律理解与法律解释之间何以能够顺畅循环作为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经由对法律理解和法律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现实关系的探讨,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时间间距、空间间距和心灵间距,最终通过对这些间距状况和存在原因的分析,在哲学解释学的理论中寻觅跨越这些间距的路径。
[Abstract]:Explain why the law is possible, that is, how the law can be interpreted in a good wa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pretation of law"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and relevance between "interpretation of law" and "interpretation of law", obser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preting legal activities, and uncover the face of "interpretation of law". Adhering to the whole concept of "law is an activity of interpretation" to find a good way to interpret the law, how can the law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law smoothl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observe the problem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the real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g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legal interpret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time, space and mind spacing between the two,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reasons of these spacing, In the theory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look for the path across these distance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法治视野中的中国行政道歉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8201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桂林;美国法哲学的阐释学转向[J];法商研究;2004年06期

2 谢晖;解释法律与法律解释[J];法学研究;2000年05期

3 贾敬华;;视域融合的法哲学的现实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李胜利;;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武;论政府经济职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道刚;;论法律解释的“历史性”问题[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6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10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郑现U,

本文编号:2169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69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1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