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特权与刑无等级:法家法治思想中的“悖论”探析

发布时间:2018-08-16 18:26
【摘要】:以往多认为法家推行绝对的"刑无等级"原则,排斥一切法律特权,进而认为竹简秦汉律中有关法律特权的法令都是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其实这是对法家思想的误读,在法家经典著作中就有丰富的有爵者享有法律特权的思想,竹简秦汉律中规定有爵者法律特权的法令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体现。法家强烈主张的刑无等级主要表现在司法上,是对以前贵族操纵司法权进行隐秘司法的彻底反动。法家在立法上规定法律特权诱使人民努力耕战,在司法上主张刑无等级绝不放纵犯罪,二者完美地结合在法家思想体系中,据此也可以从刑罚必定性角度重新认识法家追求法治的方法。
[Abstract]:In the past,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legalists carried out the absolute principle of "punishment without hierarchy" and excluded all legal privileges, and further thought that the laws on legal privileges in bamboo slips, Qin and Han dynasties were all the products of Confucianism. In fact, this is a misreading of the Legalist thought. In the classic works of the Legalists, there is a rich idea that the juniors enjoy legal privileges, and the law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bamboo slips stipulates that there are legal privileges for the visceral, which is the direct embodiment of this kind of thought. The lawless punishment strongly advocated mainly in the judicature, was the thorough reactionary to the aristocrat to manipulate the judicial power secret judicature. The legalists stipulated the legal privilege in legislation to induce the people to work hard at war, and in the judicature they advocated that the punishment without rank never indulged in crime, and the two were perfectly combined in the ideological system of the Legalists. Therefore, we can re-understand the legalists' pursuit of the rule of law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enalty certainty.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小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的“关键字”[J];河北法学;2011年02期

2 陆建华;商鞅礼学思想研究[J];孔子研究;2004年04期

3 武树臣;马小红;;中国成文法的起源[J];学习与探索;1990年06期

4 贺海仁;;先秦法家共同体的敌人:以法治国的规范理论[J];政法论坛;2007年06期

5 崔永东;儒家刑法思想对秦律影响之管见[J];中国法学;1997年05期

6 于树贵;;法家伦理思想的独特内涵[J];哲学研究;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崇琛;;新闻与文学交融的杰作——《聊斋志异》中的新闻篇章[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熊寿康;读《辞源》(修订本)札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4 王海青;鲁迅论“三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罗绍林;;试论法律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8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9 张颖慧;;敦煌、居延简中的“关、戊、iij”[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10 周颖;;漫说三国人物之“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怀宇;朱华;;论《管子》与《商君书》法治思想的异同[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赵秉志;阴建峰;;新中国刑法立法60年——以影响刑法立法的客观范畴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泽明;;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杨光;傅文魁;;刑事和解与公诉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冯仁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解读[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巩富文;姚宏科;;刑事从宽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刘恒;;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略论[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雪霞;恢复性司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陆建华;荀子礼法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王人博;一个最低限度的法治概念——对中国法家思想的现代阐释[J];法学论坛;2003年01期

3 陆建华;荀子礼学之价值论[J];学术月刊;2002年07期



本文编号:2186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86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d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